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学习新思想 > 正文
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
2020-12-22 10:07:00  来源:新华日报

站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历史时刻,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时空坐标中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意义,既是学习“四史”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应有之义。

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提出“小康”概念,并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高度一致的。小康社会建得怎么样,最终要得到人民认可,要经得住历史的检验,是一项必须一点一滴都要落实在行动上的“民心工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际,可以看到,无论是“精准扶贫”概念的源起点湖南十八洞村,或是被联合国认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宁夏西海固;无论是曾经的革命老区江西井冈山,或是曾经的“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如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系列让全世界都为之惊叹的成绩背后,都留下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身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实干精神的伟大胜利,亦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持初心使命、不断奋勇前进的伟大胜利。

从中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的重要判断,并将“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表述,正式更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意味着,当下核心工作之一就是要继续抓住、用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效衔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不仅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也为全世界期望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如期完成,既是为下一个百年征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铺垫,同时也彰显了中国未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

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展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小康社会”思想的提出及实践演进历程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轨迹有着高度的统一。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奔向“小康社会”的历史,亦是改革开放艰苦奋斗的历史。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奠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基础,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又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放眼中国,改革是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实践也证明,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保证中国的发展行稳致远。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正是实行改革开放才有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正是为了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庄严承诺才有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

从社会主义的演进历程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证明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重要实践,也是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多年发展史中的一个缩影。小康社会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如期建成,其最大特点和成功之处,就在于它是将传统意义的“小康”与“社会主义”进行了完美结合。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尽管中国共产党对“小康”概念外延的阐述不断发生着微妙变化,但就其本质内核来说,就是要实现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可以更为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与社会主义有着同样的价值依归。

徐岑琛(作者为江苏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