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学习新思想 > 正文
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2020-12-22 11:10:00  来源:新华日报

嘉宾: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江苏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院院长 桑学成 常州大学苏南现代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 南京大学教授 宋林飞 主持: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评论理论部记者 杨 丽

编者按 为切实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中提出的系列重大课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评论理论部共同策划推出“践行嘱托开新局 智库专家面对面”融媒体系列访谈。今天推出第三期,相关内容同步在交汇点客户端、“理论之光”网站、“理论之光”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等呈现,敬请关注。

发挥“三大优势” 用好“一个法宝”

主持人:相对于过去的“率先实现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

桑学成: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刻,也是处于“两个五年”继往开来、谋划推进“十四五”发展的关键节点,对江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必须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江苏“为全国发展探路”、率先探索现代化的期望是一以贯之的。相对于过去的“两个率先”,这次提出“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要求更高。一方面,是要在“率先”地区中走在前列;另一方面,是要实现稳和进、近和远、质和量的有机统一。总书记这次视察中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的重点问题,都要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展开工作,率先用实践作出回答。

宋林飞: 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快,特别是苏南地区,在率先开启现代化新征程上已开展多年宝贵的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再继续探索和积累实现现代化的路径和经验,为全国提供示范。应当说,江苏具备这样的条件,也要有这样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要深刻认识总书记对江苏新要求的时代意义。当前,我国发展正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大变局生成的深层次原因,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在这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中,江苏要走在前列。新的使命在前。江苏,它不是讲昨天的故事,而是要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现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找到新路径,创造新经验,为全国提供启示和借鉴。

主持人:进入新发展阶段,江苏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有哪些优势,又存在哪些不足?未来我们的着力点应放在哪些方面?

宋林飞:江苏的优势,首先是人,人是第一因素,江苏是科教资源、创新资源富集之地。江苏有敢为人先、自加压力的精神。因为有了这些资源与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一直走在全国发展的前列。第二个优势是我们的创新能力。江苏已经有11个城市进入全国78个创新型城市的行列,数量居全国第一。第三个优势就是经济发展的水平。目前,江苏人均GDP在全国省域中排名第一。第四个优势是开放型经济。目前,江苏进出口总额仅次于广东。另外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取得重要进展。习近平同志早在2009年在江苏调研时就指出,“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苏南率先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先行先试,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当然,江苏发展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科技创新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纵向比虽然大有进步,但横向比还是“跟随为主、引领为辅”。二是工业化偏重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有压力。三是城乡居民收入还有待提高。因此,江苏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着力点,首先是补短板。要着力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加快形成前瞻型、引领型自主创新模式;着力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增加生态环境的公共与社会投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着力推进共同富裕,让城乡居民收入这一“口袋”进一步鼓起来。

桑学成:进入新发展阶段,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江苏的先发优势更为明显。比如,我们具备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在江苏密集叠加,大大拓展了江苏的发展空间。又比如,我们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经过长期的先试先行,我们打造了全国领先、相对发达的实体经济,有条件培育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再比如,我们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江苏处于江海交汇之处,以长江为纽带、“沿江港口群”为枢纽、密集的内河航道为支撑,在长三角共建世界级城市群中占据重要地位。展望未来的现代化征程,区域优势是江苏发展的独特优势,也是最大的竞争优势。

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必须发挥“三大优势”、用好“一个法宝”:一是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在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上做表率。二是发挥实体经济优势,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做表率。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三是发挥生态禀赋优势,在加快美丽中国建设上做表率。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统筹做好治污、添绿、留白三篇文章,筑牢美丽江苏的生态基底。四是用好改革创新法宝,为争当表率提供有力保障。

写好“十四五”发展新篇章

主持人: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江苏如何高点谋划,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桑学成:高起点建设现代化,写好“十四五”发展新篇章,必须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系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发展的重要论述,立足我省“十三五”发展成果和经验,在准确把握当前形势、顺应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精心谋划全省“十四五”发展的目标思路、任务举措。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紧紧围绕率先实现现代化,找准改革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对一些先试先行的项目大胆尝试,在摸索过程中找出规律,为全面推开积累经验、创造条件。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大坐标,发挥我省产业综合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同时,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条件,集聚吸引海外优质要素资源,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争做示范。要把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内容,重点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同步推进省域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敢于直面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主动破除思想上的束缚、补齐本领上的短板、克服作风上的不足,运用新发展理念,探寻解决治理难点和痛点的方案,让江苏“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足、脚步更稳。

宋林飞:我参与起草过江苏“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四个五年规划。这次的“十四五”规划不同于以往,有两点:一是国际环境面临深刻变化,要在变局中开新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二是目标定位不一样。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比,有着阶段性的差异,要跨入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中央的“十四五”规划的建议里提到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所谓“开好局、起好步”,就是对这些领域里的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

江苏如何高起点建设现代化?首先要有率先意识,要与国际上一流的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方面来比,要有更强的科技原创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这要求我们从“跟随为主、引领为辅”向“引领为主、跟随为辅”的科技发展模式转变。另外,要有“国家队”的意识。苏南应谋划与建设创新型城市升级版。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江苏在全国起到引领作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反映我们国家的顶尖水平。我们要有相应的能力,有强大的责任感,才能挑起担子来。

主持人:江苏区域发展差异较大,应如何立足地区实际因地制宜进行探索,以差异化发展整体推进现代化建设?

桑学成:要发挥优势拉长板。准确把握江苏现代化建设的优势,对照总书记要求,注重把各方面的优势系统集成、持续放大。苏南地区要继续巩固、不断放大先行优势,总结好先行探索的经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苏中地区要充分发挥好联动南北的作用,按照总书记最新讲话指示精神,把握跨江融合新优势,推动跨江城市群融合进程加速。苏北地区要把握好淮河生态经济带、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机遇,抓住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区域交通显著改善、城乡关系加快重构等时机,探索一条符合苏北特点的区域现代化之路。

要聚焦弱势补短板。要用发展的观点审视我们的短板,对标先进水平,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要加强关键领域的长远规划和顶层设计,加大基础科学研究,补齐关键核心技术短板,真正实现重要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要进一步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想认识,增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行动自觉,以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为方向指引和行动遵循,深入研究谋划,把握客观规律,坚持系统推进,推动我省生态环境和发展质态实现新的飞跃。

在先行先试中为全国探路

主持人:苏南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很早就寄予殷切期望的地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苏南如何进一步推进示范区建设?

宋林飞:苏南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勾画高质量的现代化目标与蓝图,继续在实现现代化上先行先试。第一,是自主创新先导区建设。2019年,苏南五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3.2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6.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4%;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3.7件。苏南要在这些成绩的基础上,发挥更具前沿性的创新示范作用。第二,是现代产业集聚区建设。应更高水平地建设引领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智能制造、服务业等现代产业集群。第三,是开放合作引领区的建设。从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外商独资企业群体、无锡民营企业上市板块等先行先试,使苏南成为我国开放型实体经济、进出口贸易更加靓丽的风景线。第四,是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建设。要在基本形成城乡一体的养老、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率先建设现代化农村。第五,是富裕文明宜居示范区建设。普及、创建更多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增强“治太”科技支撑,大幅提升流域污水处理能力。第六,是现代交通网络先行区建设,进一步提高可达性与城市间经济联系。

2019年5月起,江苏在6地开展现代化建设试点。南京江宁高质量推进产能融合;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地标性产业;昆山创造性地保持全国百强县之首的综合实力;苏州工业园率先跨入人均GDP5万美元的最发达经济体门槛;江阴推进“中国制造业第一县”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溧阳加快建成宁杭生态经济带上的副中心城市,分别先行先试,将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

主持人:江苏如何在推进区域现代化中为全国探路?

桑学成:区域现代化具有时间上的不同步、空间上的不均衡和领域上的不全面等基本特点,这就要求区域现代化建设应当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一要坚持多领域协同并进。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是多领域的整体性率先,而不是某一个或几个领域的率先,这是由省域现代化性质与内涵所决定的。因此,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与率先发展相统一,推进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等多个领域协同发展,努力实现发展水平、发展质量走在全国前列。二要坚持多尺度空间统筹。江苏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各地区实现现代化的过程。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的大文章。着眼于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板块的比较优势,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强“板块联动”;依托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结合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战略要求,强化“轴线联动”;通过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以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形成全省城乡基本现代化协同共进的新局面,加大“城乡联动”。三要坚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时间是关键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内外部条件的改变,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动力和路径等方面均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江苏率先实现现代化,应当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分阶段加以有序推进。要保持定力,在“率先”的地区中走在前列,不是要求时时事事都争第一,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出发,用好力、把握好节奏、掌握好平衡,实现稳和进、近和远、质和量的有机统一。

本报记者 杨 丽

总指导:双传学 顾雷鸣

总策划:李扬

监制:刘庆传 任松筠

统筹:孙敏 孔德信

编导:唐澄 潘海兵

文案:杨丽 张超 安柯宣(实习生)

摄影:蒋文超

摄像:王昊晨 谭倩文 余勤雍

剪辑:谭倩文

制图:杨晓珑 朱丹清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