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学习新思想 > 正文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打好主动仗
2021-02-03 13:46:00  来源:新华日报

长江江苏段是长江黄金水道的“钻石段”和“咽喉”,更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廊道和水生物资源的宝库。江苏全省上下聚焦“走在前列”目标定位,深刻认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极端重要性,牢牢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指向,全面落实“五个关系”的系统性要求,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五年来,全省上下建立起发现问题、交办问题、整改问题的常态机制,全力打好污染防治主动仗;全力破解“重化围江”,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首创环境资源审判“9+1”机制,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守护一江清水;率先在全国建立高质量监测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目前沿江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五年来最好水平。PM2.5年均浓度“六连降”,长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主要入江支流断面优Ⅲ比例提升34.3个百分点,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再现江豚鱼跃景象;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25.9%,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1.4%,超额完成国家考核目标。同时,全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城市、县城和乡镇实现污水处理厂全覆盖; 13个设区市及太湖流域全部9个县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提前一年完成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得到有力落实。已建成9个国家级和18个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徐州将塌陷区建设成国家湿地公园;宿迁泗洪县成为全国首批“两山”理念实践创新基地;溧阳以天目湖流域为主体推广生态资源交易,积极探索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新路;南通、泰州、常州等地大力推进特色示范段建设,实现了“船厂变森林”“鱼塘变湿地”“工厂变绿地”。

面向“十四五”,江苏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三次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决扛起党中央赋予江苏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严格落实《长江保护法》,聚焦国家警示片披露问题和自身发现问题,统筹推进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全面增强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全面实施生态环境风险排查,针对沿江地区工业企业、水上运输、尾矿库等风险源,充分摸清底数,掌握各类污染物生产、贮存、利用、转运、处置情况,逐步构建跨区域固废危废处置中心。以信息化技术赋能生态环境监控,复制推广南京“生态眼”项目经验,运用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应急处置救援能力,将生态安全风险防控和疫情防控有机结合,强化生态环境、公安、水利、交通、卫生、海事等多部门联动配合,推动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协同完善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体系。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突出物种保护、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大力实施长江流域珍稀濒危水生物种拯救行动。

全面加强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以提高排放标准倒逼企业绿色转型,实现环境监测、污水垃圾处理、环境事故应急处理专业化,生产工艺绿色化,生产过程智能化。按照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模式,保护水生态环境,维护水生物多样性。着力破解“重化围江”,制定实施“化工产业绿色发展规划”,在确保沿海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沿江地区安全环保达标的企业向沿海地区转移,力争在“十四五”末,化工企业入园率达到100%。狠抓化工安全生产,推广扬子石化的经验,鼓励化工企业利用5G和智能化技术,解决安全巡检和监控难题。

全面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推广南京、南通滨江地区生态保护修复经验,加大特色示范段建设力度,打造涵盖亲水广场、环城绿道、滨江湿地等功能的生态廊道。以沿江地区为轴线,同步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化通道。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广常州经验,重点针对化工产业,通过压减、转移、改造、提升,逐步向新材料、功能性化学品、新型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转型。引导企业抢抓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风口机遇,聚焦“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服务化、集群化、绿色化”方向,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绿色产业链。围绕数字经济、物联网、共享经济等领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全面优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完善生态产权交易机制,以市场化运行模式,实现生态资源资产产品设计,通过产权赋能、赋利,使其成为可抵押、可融资的生态资产,将生态产品的非市场价值转化成市场价值,探索完善碳排放权、排污权、碳汇交易、水权交易等产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树立“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的生态补偿理念,与长江流域相关省市共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省际间跨界断面的水质水量为主要标准,优化奖惩分明的双向补偿标准,探索市场化的补偿模式,建立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开展异地开发、项目支持、对口支援等新模式探索。

全面促进城乡绿色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宁杭生态经济带。完善跨区域协同互动机制,高质量推进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借鉴浙江杭州打造“全域花园式城市”的经验,加强城市精细化治理,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通过5G、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稳步加快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幸福美丽乡村,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治理提升,塑造新时代的“美丽乡愁”。开发依托当地生态环境衍生或延伸的相关产业发展,探索发展“绿水青山”的内生性产业,如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农业科技、乡村文化、特色村镇等项目,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冯 俊(作者为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省重点智库研究课题“江苏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走在前列研究”阶段性成果)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