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学习新思想 > 正文
加快融入长三角,开创江苏发展新局面
2021-02-10 10:23:00  来源:新华日报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这与习近平总书记给江苏提出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目标不谋而合。江苏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长三角地区核心成员之一,始终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积极倡导者、有力推动者和主要受益者。在新形势和新机遇下,江苏应当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再创发展新优势、开创发展新局面。

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是推动江苏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是江苏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改革创新是过去几十年来以长三角为代表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武器,是新时代全国及各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才能充分得益于政策红利,才能更有条件开展制度改革与创新,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平衡以及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是江苏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要条件。江苏虽然有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对外开放基础,但是受制于人口、地理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内部市场有限,仅靠自身尚不足以形成超大规模内需市场。而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有望形成现代化、国际化、规范化、高端化的统一开放大市场。江苏只有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才能培育形成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所需要的有效市场规模,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来源地、零部件供应地和服务型制造基地,从而更好地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三,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是江苏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支撑。依托优质营商环境形成“创新高地”来引进和留住各类创新要素,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有利于江苏科教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的有效集聚和利用,在助力自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同时,为长三角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以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一体化。产业创新一体化,关键在于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区域协同创新。做法包括:健全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共享和科研协作攻关制度,推动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研发平台、公共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培育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创新集群;积极利用上海自贸区及江苏自贸区的开放合作溢出效应,培育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园,吸引海外知名大学、研发机构和跨国公司在江苏设立全球性或区域性研发中心,建设一批商业模式创新、运行机制灵活、资源集聚度高的新型孵化器和创业服务平台;苏南某些有条件的市(区、县)可通过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开放创新发展先行区、创新资源共享试验区或创新生态环境样板区,率先发展、先行先试,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示范区。

以互联互通与共建共享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构建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基础条件。江苏要积极推动和配合加快长三角区域间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社会治理的协同,打破行政壁垒,以服务支持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加快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教育和卫生保健、能源供给、环境治理等现代综合性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与共建共享。同时也要系统谋划推进新兴信息技术与传统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具有江苏特色的新基建,构建一体化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此外,江苏应充分利用丰富的科教资源、交通枢纽和区域创新能力优势,做大做强枢纽经济,发展港口经济、高铁经济和空港经济。同时,还要与兄弟省市联动建设战略性枢纽载体,联动培育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协力打造长三角对内对外开放新高地。

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推动省内全域一体化。江苏应主动对接上海,接受上海的辐射和带动,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从而增强对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支撑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着眼于宁镇扬、苏锡常都市圈,锡常泰、苏通跨江融合,以及南京都市圈、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核心,加快交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圈内各地区在市场空间、产业功能、资源要素、基础设施、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对接融合,争取建成发展活力充足、创新能力较强、产业素质较高、服务功能强大、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的一体化区域。

以共同构建生态经济走廊推动绿色发展一体化。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是区域一体化的典型问题。江苏省内各地区及其与长三角其他地区之间,应联动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长江、太湖、淮河等流域为重点协同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等生态环保事务;应协同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共同构建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走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此外,应抓住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机遇,在绿色金融、土地资源配置、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生态文旅等方面率先探索制度创新,共同致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为区域生态绿色发展提供经验示范。

章寿荣 杜宇玮(作者分别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员)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