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东非、巴基斯坦等地暴发的沙漠蝗虫灾害,引发了人们对沙漠蝗是否会入侵我国的担忧。近日我国海关首次截获了活体沙漠蝗,更使这一担忧加剧。加之新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已经在国内蔓延,近期迁飞性害虫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我国会暴发大规模虫害吗?为回应社会关切,金善宝农业现代化研究院展开调研,对两种害虫的发生态势进行了分析研判。
一、草地贪夜蛾将在我国形成稳定的南北往返迁飞,极可能成为一种常发性重大害虫。
草地贪夜蛾是2019年1月份才在我国云南江城首次发现的。但入侵我国后,扩张速度极其迅速。截至2019年10月,该虫在我国大陆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518个县市发展为害,并入侵我国台湾及日本、韩国。但该虫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无法越冬存活。因此,每年需要不断从南向北再次迁飞入侵。鉴于我国大气地理环境,该虫在我国极可能形成稳定的季节性往返迁飞,成为一种常发性重大害虫。
基于2014-2018年五年的历史气象资料,利用轨迹分析方法和有效积温模型模拟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迁飞路径和发育进度,结果显示:草地贪夜蛾将通过东、西两条路径由南向北迁飞。西线源于缅甸和我国云南越冬区,4、5月份进入贵州、四川,6、7月份到达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和内蒙古;东线源于泰国、老挝、越南以及我国华南越冬区,4、5月份迁入长江流域、江淮地区,6、7月份进入黄河以北地区,包括东北地区。该研究结果与2019年实际发生情况基本一致。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而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已被证实为喜食玉米的玉米型,因此对于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要提高警惕。2019-2020年冬春全国气温偏高。年初越冬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云南、广西、广东、贵州、四川、海南、福建等冬玉米种植区,均有草地贪夜蛾为害。截至4月8日,草地贪夜蛾在云南、海南、广东、四川、广西、福建、贵州、江西、湖南、浙江、重庆、江苏、安徽、西藏等14个省份357个县区发生,累计发生面积103万亩,形势不容乐观。
二、沙漠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缺乏适宜生存环境,当前暴发区域与我国之间缺乏合适的高空气流,入侵我国的风险极低。
沙漠蝗适宜生境为年降水量80-400mm的干旱与半干旱区域,我国大部分地区不存在沙漠蝗的适宜生境。仅我国北部新疆和内蒙古在夏季存在短暂的适宜生境,而其它季节温度太低无法存活繁殖(沙漠蝗适宜发育温度为20-35℃,卵存活温度不得低于10℃),需要不断迁入才能维持种群。因此,沙漠蝗在我国境内不会形成种群而造成大规模危害。历史文献仅有一次在我国境内发现沙漠蝗的报道,1974年中国科学院张学忠研究员在我国与尼泊尔加德满都接壤的西藏聂拉木县(约在28.33°N、86°E,海拔2250米)采集到1头散居态成虫,没有形成种群。
印巴边界沙漠蝗群不可能越过青藏高原直入我国新疆和西藏大部,唯一通道是从印度东进缅甸侵入我国云南。沙漠蝗迁移扩散分低空、高空两种类型。低空飞行时沙漠蝗能够自主控制迁移速度和方向,每天迁移距离约为150km,印巴边界距离我国云南直线距离为3000km,进入我国云南需长达20天的持续飞行,加之印度大部、孟加拉国、缅甸及我国并非其适宜生境,通过该方式侵入我国可能性极低。
高空飞行通常发生在有对流条件形成的晴朗天气,高度可达1500米,飞行方向和速度基本与高空气流一致,表现为随风迁移。当温度低于20℃时,便停止飞行。进入4、5月份后,印巴边界蝗群新一代蝗虫已在陆续出土。从2000-2019年20年850hPa高度(约1500米)平均风场来看,从印巴边界至我国云南地区,盛行西风,完全有可能携带蝗虫由西向东前进,但风速较弱。从850hPa高度的温度来看,4、5月份≥20℃等温线局限于我国云南西南边境一隅。因此,沙漠蝗即便随高空气流向东移动,也不会向北长驱直入我国境内。
三、完善监测体系,建立长久的、可持续的防控体系。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存在暴发为害的极大风险,而沙漠蝗入侵我国的风险极低。
鉴于草地贪夜蛾刚入侵我国,对其迁飞规律、种群动态以及与其它竞争物种、天敌等生物的种间交互作用仍不清楚,对于科学防控工作来说,首先是加强监测,包括完善监测体系(监测人员队伍建设,灯诱、性诱等诱集监测设备,系统田间调查);其次,坚持科学用药的原则,只有科学用药才能减施农药、提高防效。
要建立长久的、可持续的防控体系,仍需要大量科研工作的投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迁飞规律和田间种群发生规律的研究,它们是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的前提;(2)智能化、信息化监测体系的建设,包括迁飞性昆虫雷达监测工具、自动化诱虫装置以及不同的设备网络化;(3)草地贪夜蛾基础生物学的研究;(4)化学防控手段的优化,包括药剂筛选、新药开发、抗药性监测;(5)生态调控手段的开发,包括抗性品种筛选、天敌开发、作物布局等。
我国一直面临多种重大迁飞性害虫的威胁,但在全国“一盘棋”统一布局下,我国重大迁飞性害虫基本上是可防可控的。
李飞 翟保平(金善宝农业现代化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