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智库周刊 > 智慧家 > 正文
展现长三角北部城市的“C位”担当
2020-11-17 10:49:00  来源:新华日报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成长春

作为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淮安市于今年7月份提出“‘十四五’期间,聚力聚焦打造‘绿色高地 枢纽新城’”的新发展思路。这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开新局”战略举措,同时也对地处全市中心城区的清江浦区提出了更高的品质化发展要求。

站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格局下,清江浦区应首先认识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在于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建设。其次,要敏锐把握其对于全区借机借势实现“生态立区、产业强区”“聚力成为淮安新一轮发展中最具活力的重要板块”的重要拉动与赋能作用,主动作为、创新促优,切实发挥出自身作为长三角北部“C”位中的“C”位担当,推动实现辖区的跨越式发展,助推淮安乃至苏北全域的绿色转型与全面振兴。

拓展结构与枢纽的深度、广度

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上展现新形象

随着连淮扬镇铁路、宁淮高铁的相继建成,以及淮安国际机场、淮安港等枢纽叠加效应的逐步溢出,“十四五”期间,淮安将会更加便捷地融入南京1小时都市圈、上海2小时都市圈,真正进入“融入长三角”的新发展时期。

在此多重利好集聚的历史性机遇期,清江浦区作为淮安的主城区,理应率先担起“抢先”“领先”的发展责任,进一步深化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江苏实施方案,努力拓展接轨苏南深度广度,优化接轨苏南方式方法,致力打造长三角北部产业高地,助推淮安“绿色高地、枢纽新城”战略目标的建设实现。

建议在推动各类规划方案落实层面上,除持续推进各规划内容的快速高效落地,如加快落实全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任务、重大平台项目和重要改革举措“三重清单”事项推进方案等,还要注重强化对一些重大项目的招引,以及相关金融财政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首先,要主动对接相关规划政策体系,争取将重大工程、发展事项纳入国家和省级层面;其次,要加快对辖区内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打造公路、内环高架、客运枢纽、运输服务等综合网络,发展新能源及装备、汽车及关联领域、大数据中心及应用、5G技术及场景应用、智慧城市等新基建项目;第三,要重视提升与南京、苏州等地区联动发展水平,同时也加速与盐城、南通、泰州核心区的联动协同;第四,要更深层次接轨“长三角一体化”,通过学习上海、服务南京、联通苏南,加快提升自身发展能级,为把淮安建设成为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苏北先进制造业重要中心城市做出应有贡献。

立足产业之根,把握时势格局

当好“强富美高”新淮安建设主力军

建议清江浦区重点立足于三个方面走出“产业强区”的新路径。一是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宁淮一体化”这个局,跳出清江浦看清江浦,通过科学的研判和合理超前的谋划,在大格局当中找准定位,谋篇布局;二是顺应“融合发展、错位发展”这个势,以“融入长三角、对接宁淮线”为路径,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协作;三是定好“生态立区、产业强区”这个根,做好补短板、拉长板、强底板各项工作。特别是围绕淮安“绿色高地、枢纽新城”战略目标的实现,力争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上“创特色”、在全市市辖区发展速度上“走在前”、在全省高质量考核排名上“进位次”,努力把清江浦建设成为淮安新一轮发展中最具活力的重要板块。

具体而言,就是在全区的发展布局上,根据清江浦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新的产业形势,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323”产业发展方向,做优“三次产业”。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建链、补链、强链”文章,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建议商贸中心通过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持续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打造出服务全市人民、辐射周边区域的商业购物中心;金融中心侧重对金融消费资源的优化供给,加速实现金融人才和其它资源要素的集中集聚;科技中心建设要坚持清江浦在淮安发展中的核心带动、创新引领作用,加快健全完善创新创业扶持体系,强化与各类创新主体的合作,孵化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在都市型先进制造业方面,建议生物医药产业集中培育1-2个“链主企业”和“隐形冠军”,以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绿色食品产业积极推广“前店后厂”模式,延伸做强食品产业链条,同时常态化开展优势特色食品展销活动,实现食博中心的高效经济运营。

在都市型现代农业方面,重点建设的产品供给基地应努力让淮安市民首先享受到多样化、特色化、品牌化绿色优质安全的农副产品;休闲观光基地要打造独具江淮特色、体验乡土风情的城市“后花园”;农业科普基地应努力为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了解自然知识、农业生产知识、农业科技知识提供更多平台。

多层次汇聚“融合”力量

夯实中心城区的“C位”根基

关于清江浦区“产业强区”战略的“融合”落地实施,原则上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是关于产业融合,着力构建具有清江浦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方面,要拓展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做好重点产业的总体布局,通过构筑创新链,加快培育新的千亿级产业板块。在招商过程中,可参照学习南京、苏州等地的经验,绘制清晰的清江浦产业地图,突出重点,彰显出清江浦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同时以“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的精准招商服务模式,助力优质成长型项目跑出落户“加速度”。

另一方面,要发挥出重大项目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强支撑”作用,既可以通过在国家产业规划和投资方向调整中谋划大项目,也可以通过以产业链招商的方式厚植本地龙头项目。

二是关于平台融合,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从创新平台、创新飞地和创新人才三个方面入手,以“质量强区”为要,统筹推进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由此推动更多创新资源向清江浦汇聚。可以利用清江浦区宜居城市的优势,全方位深化科技、人才、项目合作交流,引导中小微企业与南京、苏州、上海等地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区,积极承接长三角核心区人才资源“溢出效应”。

三是关于机制融合,重点构建和谐共生的亲商营商环境。在这一过程中,要首先树立“法治为先、服务至上”的营商环境建设理念,力推营商环境实现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其次要本着“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投资者”的服务原则,创建具有清江浦区鲜明特色的程序最简、时间最短、成本最低“三最”营商境界,打响清江浦区行政审批改革品牌、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品牌以及政策兑现服务品牌。以“长三角北部最佳”的营商“软环境”,厚植清江浦“十四五”发展“硬实力”。

作者:成长春   编辑:蔡阳艳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