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智库周刊 > 智囊坛 > 正文
打造都市圈命运共同体
2020-04-15 15:56:00  来源:新华日报

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探索建立中心城市牵头的都市圈发展协调推进机制。江苏身处长三角,拥有地跨苏皖的南京都市圈、对接上海的苏锡常都市圈、辐射苏鲁豫皖的徐州都市圈,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度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要构建都市圈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信息共享、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构建都市圈命运共同体理念。无论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造成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其发生和影响的范围往往超出某一行政区域,会涉及多个行政主体,表现出跨区域特性,即公共危机“脱域化”形态。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江苏三大都市圈若处置不当,不仅每个城市都无法独善其身,其风险的整体性、系统性、相关性会对全省乃至全国公共安全、经济利益与社会秩序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和损失。受制于不同政府理念差异化和部门利益的牵绊,多主体共同负责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有可能会出现相互推诿责任的“搭便车”“踢皮球”现象,从而导致职责不明、协作低效。因此,必须转变传统常规事务的处理思路,即都市圈府际间应形成科学合理和系统化的协同治理理念应对都市圈突发公共事件。都市圈不仅是一个发展共同体,也是责任共同体,更是命运共同体。构建都市圈命运共同体理念,就要求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强化属地管理,做到守土有责;另一方面,又要不拘泥于行政区划的约束,实现跨区域联动预案制定、联动组织协调机制优化,着重强化府际间高效协调、互通合作,从而提升不同层级政府协同应对公共危机能力。

强化智慧都市圈建设。因涉及属地责任而产生的“各自为战”“各家自管”情况,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容易产生本地闭环化,造成信息的阻隔。消除这种城际“信息孤岛”,应成为完善都市圈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重要方面。关键环节在于大数据实时播报、线上信息采集与响应,以及智慧化手段的各项应用,让都市圈各层级管理者和民众能够第一时间有效行动。应以5G技术为契机继续强化都市圈内部深度互联,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公共安全信息的收集,促进都市圈内部公共安全预警体系建设。通过建立都市圈数据联通机制,实现信息跨地域、跨部门、跨层级的交互共享。要运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加强都市圈内公共危机事件评估、监测、识别,及时、精准地向社会公众群体发布预警信息,提前预测发展趋势,指导社会资源合理调度。

优化都市圈资源要素布局。都市圈内较为偏远的县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资源更为缺乏,因此要着力解决都市圈内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资源要素分配不平衡的问题。首先政策上要向都市圈内中小城市倾斜,鼓励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小城市布局三级以上医院和吸引中心城市三甲医院在当地设置分支机构,加大公共卫生等领域的财政投入。其次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如加大相关紧缺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公共卫生、医疗救援等领域专家的异地交流体系和对基层的帮扶指导制度。在应急物资调配方面,要完善卫生防疫、医疗救援等应急物资的战略储备管理制度。都市圈应构建应急物资仓储、共享平台,保障应急时资源调度的交通条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应考虑都市圈内临时应急仓储区和较大规模人员隔离(救治)安置区的提前布局。可以通过提高大型会展中心、体育馆、库房等建筑建设标准,预留好接口和相应空间,确保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转化成方舱医院。

孙亚南 尤晓彤(作者单位: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