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智库周刊 > 智囊坛 > 正文
以人民为中心 强民生之基本
2020-04-28 16:22:00  来源:新华日报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主动解决好民生问题、维护好人民利益,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要从守底线与保稳线相协调、促内需与扩外需相结合、扶企业与强产业相统一、增投入与降消耗相共振等方面的系统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着手。”

曹劲松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研究员。

贯彻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键就是要在任何时候都要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坎上,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盼,不断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让群众体验到更多的开心事,齐心协力共创强国富民的美好生活。

夯实民生之基,解决困扰百姓的心头难事。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人民的美好生活都是通过每一双勤劳之手创造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的“领路人”,人民期盼着党带领大家通过勤劳奋斗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不断夯实民生之基,把困扰百姓心头的各种难事解决好。

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民生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和矛盾依然存在,即使在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也要客观分析民生之基不实不牢之处,将持续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作为重要抓手,锁定目标、精准发力、久久为功,让群众安心生产、顺心生活。只要群众生产生活遇到难事,党委政府就要当作心事,细致谋划、务实推进,带领和帮助群众加以克服。在社会运行的复杂系统中,还需要通过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形成保障和发展民生的良性机制,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的深层次问题,迈向民生现代化的新节拍。

做优产业之基,提升小康社会的生活品质。欲厚民生,必宽民力。从传统农耕社会走入现代社会,“宽民力”的实现路径在于做优产业之基、做强技术内核、做精产品服务,让人民劳动创造出更高的价值,享有更高的回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就是要在社会产业升级再造的基础上,实现人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群众生活的品质提升。

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是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生产力水平提高基础上的伟大成就,也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好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新期盼,离不开优质社会产品和社会服务的供给。这就需要以产业的提升做优为基础,一方面努力增加智能化、高质量的产品和专业化、高水平的服务,做好供给侧的文章;另一方面通过稳定就业、扶持创业等渠道,提高群众劳动收入水平,激发消费活力,提升生活品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持续不断地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良性循环,人民劳动与生活品质的和谐创造。

拓宽发展之基,打赢特殊时期的特殊战役。乐民之乐,忧民所忧。“中国之治”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下所展现出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令世人瞩目、广为赞誉,其根本就在于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把保护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大考必有大得,取得这场总体战役的完胜,还需要持续拓宽发展之基,让经济社会发展更具韧性和动力,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具信心和活力。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主动解决好民生问题、维护好人民利益,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要从守底线与保稳线相协调、促内需与扩外需相结合、扶企业与强产业相统一、增投入与降消耗相共振等方面的系统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着手,坚持辩证思维和力量聚合,不断开拓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长点,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非接触经济等为突破口,积极构建新生产方式和新生活品质。打赢特殊时期的特殊战役,需要以发展的眼光审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带来的诸多变化,因变而思、应变而为,找准自身发展的新定位、新路径,在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把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转化为务实发展的不竭动力。

策划 颜云霞 魏晓敏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