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社会、全过程、全覆盖开展理论宣讲,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铭刻脑海、扎根心田、融入血脉。目前,全市荣获中宣部表彰的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2个、先进个人5人、优秀视频1部,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先后5次在中宣部会议上作理论宣讲工作经验交流,基层理论宣讲照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中进行展示,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群众》等省以上主流媒体深入报道,被誉为理论宣讲“南通现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南通市围绕建设新时代理论宣讲高地这个目标,用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实现突破:
工作体系、组织网络不断健全,建强用好全市高校(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建设8家市级理论名师工作室,带动县、乡、村设立理论武装工作室、百姓宣讲工作室60多家,形成四级联动、上下贯通的理论宣讲工作格局。
名嘴群体、宣讲队伍持续壮大,用好思想铸魂、梯队培育、激励引导等机制,通过名师指导、集体备课、示范宣讲等方式,建强“十百千”理论宣讲队伍——市级层面选培“十”位理论宣讲名师、县级层面培育“百”位理论宣讲名嘴、镇村层面培养“千”名理论宣讲员。老中青相搭配、百姓名嘴、理论网红与理论名师相促进,全市常年活跃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身边“传道送理”的理论宣讲员超6000人。
分众传播、话语创新亮点纷呈。市委宣传部与南通大学共建成立全省首家“新时代理论武装研究中心”,深入开展理论宣讲工作研究,不断深化理论宣讲工作规律性认识,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基层理论武装的实践与经验》等2项。组织编写《新时代理论武装述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众化宣讲提纲汇编》,常态化组织理论宣讲员下基层、进网络,上海岛、去边疆,进百家门、说百家话,每年开展理论宣讲进基层活动一万多场,生动精准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欢迎。
空间拓展、品牌打造成果丰硕。积极用好“两中心两平台”,联动线上线下、市内市外,形成一城一特色、一地一品牌。“三堂融合”型、生产一线型、群众身边型、两地联姻型理论宣讲空间遍布城乡基层,既具有浓郁“乡土”韵味,又有鲜明时代气息。先后制作《新思想•名嘴说》《学党史开新局•青年名嘴悟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等系列短视频,上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部分作专题归集。全市各地勇于探索实践、创造性推进理论宣讲,涌现出一大批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品牌,比如,市级“理论名嘴面对面”、海安“海安响理”、如皋“理想皋地”、如东“理润扶海”、启东“启吾东疆”、崇川“理论宣讲青骑兵”、通州“理响通州”、海门“东洲思享”等。
党中央有要求,基层有需求,理论宣讲工作者有追求。南通理论宣讲员用精准的理论阐释、通俗的百姓语言、生动的发展故事,讲全讲准、讲透讲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江海大地掀起一浪又一浪的理论学习热潮,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