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图片_20240729083920.jpg
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

更多》

“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国家心脏搭支架手术的能力还不行。”今年全国两会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听了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俊杰代表用新技术为患者重建“心门”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感慨万千,勉励...[全文]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坚持创新思维,探索精准普法的有效路径,不断夯实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全文]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逻辑是“筋骨” ,在科学体系中起连通性作用,二者共同构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厦” ...[全文]
2024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澳门科技大学时,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国家认同,作为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石,不仅是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核心议题...[全文]
清除病毒是为了自我净化,革除弊端;消除隐患是为了自我革新,做到这两点必须具有强大的自我革命勇气和坚韧的自我革命精神,具备保证党的肌体健康的能力。[全文]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经营主体数从2012年的1300多万户增长到2024年的超过1亿户,公司制的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68多万户快...[全文]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行动方向,也为推进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注入鲜活时代因子。新时代,我们应充分认识“大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更应深入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全文]
高校处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是多元化社会中各种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在2013年10月举行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任何时候都...[全文]
234556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