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州张家港市用心用情用力提高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能力、推动宣传普及,通过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丰富基层阵地和特色项目建设,持续提升传播效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港城大地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一、搭载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链,让党的声音“传得下去”,实现理论宣讲全方位
依托覆盖全市各镇(街道)、村(社区)30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每周常态开展宣讲,主动走进基层、走向群众,在“沉下去”“深扎根”中和民生靠得更近,在“虚心学”“互动讲”中和民心贴得更紧,让理论听起来“解渴”、学起来“够劲”。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通理论宣讲“主动脉”。实行“供单+点单”双向选题模式,用好“理响张家港”小程序、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实现宣讲活动发布、宣讲信息宣传、宣讲课程展示、宣讲效果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依托学习强国线下实体店“追梦学堂”,累计开展各类宣讲2000余场次,参与学习10万多人次,重点推出“我是学习明星”“追梦讲堂”“IN青春·我想说”“圆桌思享会”等8个特色项目,在交流分享中建起思想“能量池”。在这里,80岁高龄的周长发老人,分享祖孙共学“学习强国”好经验;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吴惠芳讲述托起农民“城市梦”的奋斗经历;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的退伍军人王鹏深情诉说自己殷殷爱国情,以点带面营造了全民参与理论宣讲的浓厚氛围。
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织密理论宣讲“毛细血管”。策划“追梦同学会”送学项目,走入全市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围绕“党史学习”“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主题,融合文艺、竞赛、访谈等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百姓生活。设立“埭上课堂”“老倪直播间”“耕读夜学课堂”“公交理论站台”等68个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理论驿站,让理论学习“出门即达”;遴选乡贤、农村“五老”人员等“百姓名嘴”组建“理论快递员”流动小分队,组织实施“理论小红车”“网格红巴士”“乐‘响’大篷车”等文明实践活动,让宣讲活动“无处不在”。
二、打造“报网端微屏”新矩阵,让党的声音“飞得上去”,实现理论宣讲全媒体
依托全媒体矩阵,为理论宣讲插上“翅膀”,让党的创新理论“入网乘云”,突破时空“距离”随时学,以“小切口”展现“大格局”、以“小故事”传播“大能量”、以“小平台”汇聚“大合力”。
传统媒体同频共振,理论宣讲有声有色。制作12期“空中民生讲堂”、12期“冬日阳光”、20期百姓名嘴来送“理”电台节目,以丰富宣教形式,拓展传播渠道,扩大社会影响。录制理论微故事普通话、方言双语版音频30集,通过全市2700余个应急滚动播放。在江苏有线电视客户端开设专栏,上线30余节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张家港精神等专题课程、8节“七一”专题党课,基层党员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新鲜“理论自助餐”。
云端赋能“理上网来”,理论宣讲出新出彩。创新打造基层理论宣讲IP卡通形象“张晓理”,发布“一起来学习”动漫表情包及宣讲系列动漫《张晓理说理》。上线理论学习教育云平台——“理响张家港·掌上学堂”微信小程序,开展“理上网来E起学”网络理论宣讲活动,策划“故事里的思政课”“永恒的纪念”红色广播剧、“红色系列”有声明信片等项目,联合市融媒体中心,在“今日张家港”APP开设“港城思享汇”“暨阳格致”等社科理论专题,推出“理论氧吧云课堂”“共听乡音”等栏目,推送自创理论宣讲音视频76个,点击量超3万人次,在充分利用与规范使用广大网民熟悉接受的网络语言工具中,增强理论宣传感染力。
三、聚焦重点人群关注点,让党的声音“亮得起来”,实现理论宣讲全覆盖
关注重点人群、回应关切热点,打造内容丰富、品类多样的课程项目体系,创新方式方法、优化宣讲语言、活用身边故事,用童言童语、青言青语、行言行语、农言农语把党的创新理论和为民政策讲清楚、说明白,让普通群众深切感受到党中央的为民情怀。
让孩子带动孩子,用小场景展现大情怀。联合市教育局打造未成年人理论宣讲项目“国旗下的公开课”,讲述先进典型事迹、革命先烈故事、中华传统文化,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坚定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目前已开展10期活动,线上浏览量超4万人次。组织“春天的出发——红领巾寻访”活动,通过寻找红色宝贝、探访革命老兵、打卡红色地标,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让青年宣讲青年,用小切口解析大主题。推进“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推进“青年学习社”建设,全市65家学习社累计开展活动314场,覆盖团员青年8400余人;打造“红色印记”青年学习社研学线路,参观人数超过1000人次;组建“青言青语述党史”青年宣讲志愿服务队,选拔13名优秀青年讲师开展集中宣讲71场,覆盖团员青年4758人次。
让劳模讲述劳模,用小故事反映大时代。遴选41名劳模工匠和思政教师,深入一线、企业、车间、高校,通过“理论宣讲+技能培训+情景互动”等接地气的形式开展创业奋斗、职业理想宣讲活动,开展宣讲活动200余场次,惠及职工超20000人次,推动理论“传”入千家万户,“播”到车间地头,“走”进群众心坎。
让百姓告诉百姓,用大白话讲好大道理。新四军暨沙洲革命根据地研究会组织会员赴学校和村、社区宣讲180多场次,受众超3万人次。“沙上红课堂”志愿宣讲团立足红色教育阵地,编撰刊印《沙上革命斗争史》《大新镇革命斗争纪实》《使命:红色印迹·故事·党课汇编》等多部本土红色教育读本,创排《火烧老圩埭》《信仰》等一批沉浸式情景剧党课,增强宣讲的鲜活度和感染力,让理论宣讲走到群众身边、浸润群众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