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理论宣讲的“供给侧”和“需求端”发力,积极探索基层理论宣讲新路径,从阵地建设、队伍管理、人员培育三个维度构建立体宣讲格局,真正为群众思想上解“惑”,为群众实际问题答“疑”,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一、强化阵地建设,推动理论宣讲走深走实。
相城区积极拓展理论宣讲阵地和空间,提升理论宣讲的广度与宽度。制定《相城区理论宣讲阵地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充分发挥全区163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道德讲堂等学习阵地的作用,强调将理论宣讲阵地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统一管理。打造“理论宣讲微课堂”,每个课堂确定一名“主讲人”,并与一位党校“指导员”结对共建,每月安排至少2场理论宣讲,宣讲计划上墙公示公开,让群众可以选择自己想听的、感兴趣的听。发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作用,建设多个“学习强国”线下阅享空间,为党员群众提供具有浓厚理论学习氛围的场所。同时积极深挖特色、盘活资源,将“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也打造成宣讲阵地,如渭塘镇“两新”党组织利用车间课堂开展“班前一刻钟”学习宣讲,黄桥街道以“庭院课堂”形式开展主题宣讲活动。聚焦基层群众关注点,找准宣讲切入点,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所需,通过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式宣讲活动,增强宣讲感染力。
二、加强队伍管理,推动理论宣讲见行见效
相城区全力打造区级“相理相亲”理论宣讲品牌,整合全区宣讲力量,通过“点单、接单、派单”模式,以群众“需求”为基础、以“效果”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坚持群众在哪里,理论宣讲活动就办到哪里,力争做到没有“盲区”、不留“死角”、不现“空白”,使理论宣讲在基层火热“燃烧”,真正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相理相亲”理论宣讲团通过进校园、进机关、进网格、进企业,累计开展宣讲700余场,覆盖人群5万多人。此外,多个机关部门也建有特色宣讲团,如团区委的“青年讲师团”、区妇联的“阳澄巾帼”宣讲团等。各镇(街道、区)也形成了一镇一团的格局,如高新区的“高新之声”、经开区的“经开有戏”、太平街道的“荻溪星火”等。通过队伍建设,逐渐形成了“专家领导”讲理论、“宣讲骨干”讲政策、“百姓名嘴”讲故事的宣讲格局。
三、注重人员培育,推动理论宣讲入脑入心
相城区在黄桥街道“老书记讲习所”的基础上成立区级老书记讲习团,通过多部门联合遴选,最终确定政治素养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平均党龄30年以上的老书记8人,建起一支勤学善讲、贴近基层的宣讲队伍,并通过手把手、老带新的结对联络模式,让“老书记”培养出一批“新力量”,目前各镇(街道、区)均有一支10人以上的宣讲队伍,登记在册的理论宣讲员146人。针对宣讲员的选拔培育,一方面是定期开展培训和结对共建活动,多措并举提升宣讲员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宣讲技能;另一方面是加强日常管理,制定《相城区理论宣讲员规范化管理办法》《相城区基层理论宣讲名师、名师培育对象规范管理办法》,对宣讲员进行积分管理和星级评定,激发宣讲员的宣讲热情,引导理论宣讲员学先进、争先进、创先进,使理论宣讲真正“活”起来、“动”起来、“鲜”起来。
下一步,相城区将持续优化宣讲格局、丰富宣讲内容,不断提升宣讲的热度、温度、深度,努力让百姓听得懂、能落实,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