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特别需要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增强吸纳就业能力,这既是‘稳得住、留得下’进城入镇‘新市民’的需求,也是增加入镇和留村农民收入、改善其生活水平的需要。要坚持产城(镇)融合的理念,把增强城镇吸纳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作为促进就业的关键举措,作为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史修松 苏北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领域包括产业集聚、经济地理等。
苏北农村住房条件改善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需要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
以系统化思维加快集中居住点产业建设。农房改善带来农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迁,要有后续产业作支撑,没有产业体系支撑的集中居住点仍会重复“人去房空”的老路。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格局,是适应农村小生产方式而存在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尽管已有大量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但仍然有很多农村家庭以种地为生,农村发展现代化大生产仍遭遇小生产方式带来的障碍。由于土地用途管制和农村产业基础薄弱,流转之后的土地很难用来建设工厂,只能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而且产出水平和收入水平不高,无法实现产业的提档升级。如果没有现代化产业的强力支撑,住房条件改善之后的农村也还会存在“二次空心化”的风险。因此,在集中居住区域必须用系统性思维加快配套产业建设。
以引领性思维加快集中居住示范点建设。农村与城市相比社区建设相对滞后,农房改善可以快速推进,但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却是一个缓慢过程。很多农民虽住进楼房,甚至进城入镇,但仍然保留原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滋生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的难题。为此,要进一步做好样板推广,发挥样板点的引领示范作用。目前农村急需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物业服务、社区治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由于苏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加上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吸引和集聚人才的能力严重不足,所以在建的绝大多数农房改善项目都存在房子建得漂亮,但服务和治理水平落后的弊端。有的没有现代物业,管理人员大都还是原来的村干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因此,要通过样板建设吸引所需人才投身到苏北农村建设中。
以开放性思维彰显集中居住点地域特色建设。农村住房改善不仅是一项改善农民群众居住条件的民生工程,也是一次打造地方亮丽名片的良好契机,必须彰显出自身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色,经得起时间和人民的考验。苏北好多地区是历史文化名城,如淮安、宿迁等地,是典型的“平原水乡”,且历史悠久、文脉绵长。就目前来看,各县区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对历史、地理和文化因子的挖掘力度不足,基本都是千篇一律的白墙黛瓦江淮风,没有体现出县区之间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差异。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重视和保护力度不够,容易导致其不断走向衰落。在这次农村住房改善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开放的思维,确保居住点的建设彰显地域特色,与当地旅游产业系统相融合。
以全域性思维加快集中居住点产城融合体系建设。建设的农村居住点既要符合城镇化发展需要,又要符合产业发展需要,要从全局一盘棋出发,综合考量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居住条件和环境、村民素质等因素,科学选址,力求做到靠中心城镇、靠产业园区、靠批发市场,做到便于生活、便于就业、便于出租房屋。当前特别需要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增强吸纳就业能力,这既是“稳得住、留得下”进城入镇“新市民”的需求,也是增加入镇和留村农民收入、改善其生活水平的需要。要坚持产城(镇)融合的理念,把增强城镇吸纳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作为促进就业的关键举措,作为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在集中居住点附近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确保搬迁农户有稳定的保障、充分的就业和持续的增收,促进省内全域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再出发。
策划 颜云霞 魏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