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传承弘扬中华审美风范
2023-01-11 09:25: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李骏 张为付

长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为了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更是为了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因此,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发挥其作为美学空间和文化载体的美育意义,遵循相应的美学原则,于潜移默化中全方位展现好中华审美风范。

注重“以景育人、以美润心”的美育熏陶。美育专家杜卫指出,景观美育既可以作为完整的美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又可以作为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作为景观美育包括了自然景观之美与人文景观之美。长江之自然之美在于平静时“烟淡云水阔”,磅礴时“惊涛拍岸,万马奔腾”;常如银龙盘旋,又有气贯长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成后,6397千米的长江岸线将如璀璨的明珠般被串联起来,沿线的每座城市都会结合其地貌特征、城乡风格,呈现出最有特色的长江风貌。如重庆的长江“两岸青山似绿带,一江春水向东流”,武汉的长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安徽的长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南京的长江“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使人心生向往,引发情感共鸣,从而达到美育熏陶的成效。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以“长江文化”为核心,达到“以文化人、以美培元”的精神建构。长江文化元素知多少?其内涵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属性之多元,堪称中华文明之典范。从地域上来看,它有滇藏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两湖文化、吴越文化、江淮文化等长江文化元素;从组成要素上来看,它包括古都文化、海丝文化、水运文化、科教文化、工商文化等缤纷绚烂、百花齐放的文化形态;从形式上来看,它包括神话传说、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戏曲戏剧、民间习俗等多种文化艺术资源;它还包括3项世界文化遗产、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7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等资源。如此丰厚的文化资源,如何通过美育实现精神建构?首先应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深入挖掘和生动展示长江文化所承载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共同体追求和生态思想,并将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转变为普通大众能够真实触摸、感知到的素材,打造耳濡目染的“实境课堂”。其次,应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长江优秀传统文化、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相结合,将长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百姓特别是青少年易于接受的文化IP;要注重用现代与国际化的方式将其发扬光大,如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的“江河湖海颂”即是基于长江和大运河文化的内质,将民族音乐交响化、管弦化、现代化,既保留了中国气质,又具有国际审美风范,是一部能够让当代青年在艺术审美中感悟长江精神的优秀文化作品。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美育意义还在于它提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样本。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明确描述。仔细剖析,无论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蕴涵着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应有之义与目标。以南京五马渡公园为例,这里曾是“金陵四十八景”中的“化龙丽地”,也是“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幕燕长风”的幕燕滨江风光带的一部分,既有南京的自然风貌,又有历史人文景观和大江风韵。在这里,政府打造了后备厢市集,“年轻人在夜色下,背靠幕府山,面临长江水,吹着江风,看着满眼绿意,聊聊天,喝喝饮品,这不但是一个市集,也是一个社交场,是一种‘南京年轻人新的夜文化’。”自2021年起,五马渡还开设了南京首条滨江游轮“长江传奇”,让人们在沉浸式文化体验中获得了南京地方特色文化与长江文化有机融合的美的享受。

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传承弘扬中华审美风范应遵循三个原则。在公园建设中首先应当遵循的是生态美学原则。生态美学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生命共感,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依托长江而建、以长江文化为核心内质而彰显、延展生命力,体现了人们依靠长江生存与生活、与长江同呼吸共命运的依存感与生命共感。《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放在了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生态美学原则不仅要保持长江作为我国淡水供应的生命之源的洁净,而且要保持其作为万物生灵栖息生存的家园,更是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美学空间。其次,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要遵循美学经济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将美学元素置入经济社会生活,从美学维度思考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美学经济原则,让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真正成为推动百姓共同富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愿望的有力抓手。最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还应遵循生命美学原则。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在建设与发展中应始终秉持生命美学原则,将审美活动与生命活动融为一体,并始终坚持将审美活动视作生命活动之最高表现,才能使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真正具有“灵魂栖息地”与“精神家园”的生存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处理好感性与理性、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使用5G、大数据、云计算、VR等技术手段创设沉浸式场景时,不能过度追求光怪陆离的效果体验,而是要更多地保留好保持好长江文化原汁原味的特质,原原本本地呈现长江流域在千百年文明发展史上遗留传承的文化精髓与生活样态,使人在厚重的历史流变中感悟到长江作为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资料与精神家园的生命力,并将这一生命力与审美力合二为一。要使人在对美的追索中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自觉成为推动美丽中国和美好生活建设的参与者。

(作者分别为省重点培育智库、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省重点培育智库、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南京财经大学教授)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