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强化“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支撑力
2023-02-23 14:56: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方维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要论断将“教育、科技、人才”提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新征程上,教育、科技、人才确实需要以提升竞争力、拓展包容性、增强普惠性为发展目标,完成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贯彻“人民至上”的教育观,开展全方位的现代教育体系建设。以“全员”为受益面,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推进素质教育,摒弃用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的优绩主义功利思想来看待教育,倡导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坚持“全面”视角,倡导“五育并举”以及多种类型教育:普及学前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双一流”建设,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让人人学有所得、学有所长、臻于完善。积极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快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兼顾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之间的平衡。推进学术交流互鉴,积极嵌入全球教育网络,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针对关键急需领域,实施精准靶向人才培养工程,提升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自立自强与传统“追赶”模式不同,它更加强调科技的原创性、引领性、支配性与融合性。为此,科技发展需要聚焦于提升原创成果的供给能力、重大命题的破解能力、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科学技术的渗透能力、创新生态的包容能力。在实践中,可以从自主创新与融合发展两个维度来推进:一方面,集智攻关,深耕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四基”领域,开展以安全可靠、性能可控为导向的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重组;另一方面,利用科技应用场景,促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效农业的交融演化,实现“制造”向“智造”“质造”“创造”转变。

形成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必须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传授书本知识,更孕育科学精神,着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以提高人才第一资源的成色。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推进人才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在人才培育上,优化课程设计、强化专业培训、重视教育实践,注重培养科学辩证的思维方式、追求真理的执着信念。在人才引进上,进行待遇、感情、事业等多方激励,千方百计地在全球范围内招募“高精尖特需缺”领域人才。在人才管理上,构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实施以创新产出、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增强高素质人才的获得感。

推进“三位一体”的联动互促。教育、科技、人才只有相互通融、彼此成就,才能共同支撑起强国之基。为此,需要遵照协同推进要求,突破传统的线性产学研合作模式,构建以企业、大学、院所为核心,政府、中介、金融等为辅助的持续紧密、多核网状的协同创新模式。深入推进校所企联盟、产业创新技术联盟、国际科技合作联盟,构筑大纵深、立体式的“教育—科技—人才”创新共同体。提升大学科技园、科技孵化器、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物理平台的品质,同时顺应知识构件化和模块化的趋势,进行虚拟创新空间的设计运营,通过实体平台与数字空间的统分结合,集成各类要素资源。遵照“利益共生、优势互补”的原则,在资源投入、分工协调、信息沟通、绩效评价、风险管控等方面,形成多方主体良性互动的机制,以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研究员)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