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以廉洁文化涵养时代新风
2023-03-15 09:09: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张自永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治理,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涵养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了廉洁文化建设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阐述了廉洁文化之于涵养时代新风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要求。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全党全社会廉洁价值理念进一步树立,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新征程上,廉洁文化作为软实力的功能、价值和意义日益彰显,是构筑不想腐堤坝的重要支撑,要不断涵养时代新风的凝聚力、吸引力和传播力。

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以涵养时代新风的凝聚力。一是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是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以廉洁文化涵养时代新风之所以具有凝聚力的力量源泉。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作为政治任务,以理想信念强基固本,夯实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并将其切实转化为廉洁自律的内在动力。二是以政德垂范引导社会公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题中之义。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修好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在严肃规范的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党性、改进作风、砥砺品质,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品格,正心修身、慎独慎微,严以律己、廉洁齐家,在道德建设中为全社会作出表率,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厚植廉洁奉公文化基础以涵养时代新风的吸引力。一是汲取传统廉洁文化精华。江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自古以来廉吏辈出、清流不绝,廉洁思想丰厚,廉洁家风传世,涌现出陆绩、范仲淹、况钟、冯梦龙、张伯行等代表性廉洁人物,与之相关的历史遗存、警句格言、廉洁故事等多样态传统廉洁文化资源俯拾皆是。要在《江苏历代贤吏为官之道》《江苏历代贤吏故事》等成果基础上,深入系统挖掘历史文献、文化经典、文物古迹中的廉洁思想,整理古圣先贤、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推动传统廉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二是提炼革命文化蕴含的廉洁理念。江苏革命文化资源遍布全省,周恩来等革命先辈的廉洁事迹和崇高风尚,潜移默化地滋养和哺育着江苏人民。要深入挖掘宣传革命先辈的廉洁事迹和崇高品格,学习和传承廉洁风范,不断从中国共产党人廉洁为民事迹中汲取营养,并注重总结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历史和经验。三是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廉洁土壤。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廉洁思想日趋丰厚,激励着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向上向善,为党员干部树立了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榜样,凝聚了干事创业的磅礴精神力量。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丰富和发展廉洁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追求,推动培育和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

发挥廉洁教育基础作用以涵养时代新风的传播力。一是运用研究平台形塑廉洁文化传播的理论体系。充分发挥廉洁教育研究中心和省内特有的廉洁文化学术刊物等学术平台价值,创办影响力大、学术水平高、参与性强的廉洁文化学术论坛,协调整合江苏哲学社会科学的“五路大军”,成立省廉洁文化研究中心,建立廉洁文化研究人才库,组织开展廉洁文化系列研究,深入提炼江苏廉洁文化内涵和特质,从而为以廉洁文化涵养时代新风的传播力提升奠定理论根基。二是拓展文化阵地,丰富廉洁文化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围绕“清风扬帆”廉洁文化品牌,江苏设立了省级廉政教育基地6批59个、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8批759个、廉政文化旅游专线2批17条、新时代家教家风实践基地1批26个;举办了9届廉洁文化周、2届“运河清风”微电影大赛。要在公共文化服务整体规划中进一步统筹廉洁文化阵地建设,探索搭建廉洁文化共享平台。三是统筹各类媒体资源积极传播廉洁理念。要主动适应融媒体新形势,统筹用好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等渠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打造“一网两微”多样化新媒体宣传载体,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搭建全方位、多形态、精准化的新阵地,实现廉洁文化的广泛、有效覆盖,在全党全社会营造和弘扬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良好风尚。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本文为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调研课题《提升江苏廉洁文化软实力的难点及对策研究》项目号:〈2022DXXTZDDYKT032〉研究成果)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