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精辟地揭示了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五大特征,强调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为新时代高校参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文明,也是高校的重要使命。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处理好包容性与独特性之间的关系。“独特性”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辨识度,而“包容性”彰显了中华文明“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铸就了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是一个交流互鉴、赓续出新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形成的红色革命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现实中塑造着更具时代内涵的中华民族伟大品格,这些共同构筑了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精神支点。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处理好稳定性和创新性之间的关系。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瓜瓞绵绵。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理念,均反映了中国人几千年积淀而成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创新作为推动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融会贯通,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底色与时代特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义融入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处理好局部性与统一性之间的关系。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统一而连续的整体,不能以任何偏颇的观念,将中华文明分割成零散的、片段化的存在。正如费孝通先生指出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统一的中华文明内部也呈现出多元性、交融性与聚合性的基本结构特点。这既反映出中华文化对多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吸收,也确认了各个局部对整体文化的贡献。新时代我们要运用好文化发展的辩证法,既注重以文化统一性凝心聚力、铸就共同理想信念,又重视以文化多样性互相补充、互相支撑、互相提升,共同塑造出灿烂丰富的中华文化。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明的延续,依靠的正是文化的传承。近年来,苏州大学勇担文化使命,坚持以高水平学术研究传承文化,以高品质文化供给涵育新人,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学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的指导地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为滋养,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技素养,不断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教学科研的耦合点、相交面,厚植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与爱国主义情怀。
红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苏州大学持续发掘与弘扬123年办学历史中的红色文化,率先在全国高校策划了首家以本校党员英烈生平事迹为主题的展览。在建党百年之际,为纪念被杀害于南京雨花台的年仅22岁的校友丁香烈士,学校编排了原创话剧《丁香·丁香》,作品将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手法融入现实主义的创作中,完成了一场当代大学生与革命烈士灵魂的对话。这场受到全校师生欢迎的鲜活的信仰公开课,也获得了紫金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戏剧展演特等奖等荣誉。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苏州大学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科研育人,重视发挥文化浸润在“课程思政”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探求文化的源与流、古与今、中与外。2020年以来,学校教师主持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法律制度的构建研究”“当代中国文学海外传播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国品牌形象设计与国际化发展研究”等项目获得学界普遍关注。
“苏州文化最江南”。苏州大学在赓续江南文脉方面,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立足苏南地域文化特色,推动昆曲、评弹、苏绣、苏雕、吴门医派等世界级和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学校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采访了数百位非遗传承人,撰写了百万余字调研报告,在校内外建设十多个文化遗产研究与实践教学基地。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第一次系统地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苏绣艺术精品力作、珍贵绣谱绣稿以及文献资料,其中最精华部分在深圳、苏州、北京等地先后展出。
传承文明培根铸魂,推进高校文化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极大提振了包括高校在内的文化生产者、传播者、研究者的使命担当意识。苏州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将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与殷殷嘱托,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始终践行“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校训,积极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江苏建设文化强省、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者为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