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必然给当代艺术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新目标、新期待。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技术不断激发艺术创作的创新潜能,催生艺术产品的快速更迭、加速艺术场景的推陈出新,数字化赋能艺术创造出独特竞争优势。高等艺术教育要把握数字艺术发展的时代脉搏,坚定民族自信,扎根中国大地,厚植文化土壤,饱含人民情怀,努力构建与新时代发展和新生活审美需求相契合的数字艺术生产、传播的新范式,推动新时代的中国数字艺术繁荣发展。
坚守数字艺术内容的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与传统艺术相比,数字艺术的设计逻辑要求更强的前瞻性探索、更强的跨领域协作、更强的多模态融合,观众从中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与参与感。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不变的核心始终是艺术作品的内容,数字艺术内容要动人心魄、感人肺腑、激励人心、讴歌时代。艺术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文艺源于人民,人民生活是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文艺为了人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艺属于人民,为谁创作,为谁立言,是文艺和文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文艺要引领文明风尚,把艺术大美与人民生活日常紧密联系起来,不断提升人民审美境界,提供更多丰盈精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文艺工作者要心系江山大美,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以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文艺理论研究和优秀作品,为人民昭示更美好前景。
紧扣数字艺术表达的创新本质。数字艺术不仅仅是数字化的艺术语言、形式表达,而是文化载体的数字创新、文化表达的高级呈现。数字艺术的创新首先基于强大的文化自信。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傲然挺过、昂首向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五千年中华文明涵育和造就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攻坚克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使命意识,坚持以更多讴歌时代、讴歌人民的精品力作兴盛中华文化。正因为如此,数字艺术的创新必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开发,更加生动、高质高效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数字技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新动能,让艺术在数字赋能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一方面,随着新的印刷媒介、摄影媒介、电影媒介、社交媒介、视听媒介等的出现,传统的艺术表达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综合运用互动媒介进行艺术创作,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数字艺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在公众与艺术品、艺术家之间迅速建立连接,给大众欣赏艺术的方式和习惯带来深刻的变化,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人人都有机会感受到数字艺术所蕴含的文化魅力。所以,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只有坚持这一根本立场,数字艺术才能成为生动展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主流艺术表达。
提升数字艺术产业的治理水平。数字艺术是一种新的艺术资产形态,是技术融合驱动的热点文化产业。努力推进建构以数字艺术资产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艺术金融服务体系,提升艺术产业的治理水平,是新时代数字艺术高质量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一要建立数字艺术产品专管制度。明确数字艺术品知识产权的交易权类型,强化艺术数据能力建设,积极构建数字化产权交易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二要坚持数字艺术的文化内涵,数字艺术要回归其文化的社会价值本质,创造更多彰显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警惕对艺术产品过度数字化、娱乐化、商业化。三要培养和提升从业者的数字化思维,推动社会整体审美水平的提高。
传播数字艺术作品的中国故事。文艺是世界语言,文艺作品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方式。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通过讲述一朵雪花的故事,把“一起向未来”理念和“中国式浪漫”镌刻在奥林匹克历史上。数字艺术以全新的视角让人们更加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设计语言,在光影的内容中、歌舞的音韵中找到东方文化的自信,在视觉奇观和独特设计里获得文化价值的共鸣与共情,打造全世界人民的集体记忆。中国人民历来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怀,当代中国文艺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负,善于利用数字技术的创意叙事形式,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作者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艺基地特约研究员;本文为该中心重点项目、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3ZXZA01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