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顾江,经济学博士,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文化和旅游部—南京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江苏省文化产业学会会长,江苏文化产业研究基地主任,《文化产业研究》主编,2007年中宣部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经济转轨中的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最年轻的首席专家,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访问教授,中英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峰会执行委员会主席。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经济学和文化企业战略经济学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江苏文化产业基础坚实、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市场规模巨大,要继续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挖掘活化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市场一体化建设。江苏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应积极建立文化内容生产、转换、加工平台,推动传统文化与先进装备制造业、智慧农业、商务性服务业的融合,助推文化机构转型升级和文化产品开发与市场开拓。加强区域交流协同,推动区域要素资源流动。通过文化产业博览会、交流会等形式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协同,共同塑造区域文化整体形象。打破地域行政壁垒,加强文化政策互惠互享。要依托地区特色资源,突出各自优势差异发展,加强区域协同,统筹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市场和服务一体化发展。推进地区文旅消费一体化建设,优化文化市场要素配置。深化区域间旅游合作,推动旅游市场和服务一体化发展。
创新文化金融产品,构建多层次文产融资体系。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立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针对产业的发展特色与资金流特点,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和模式,以开放共享的文化企业数据库,健全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之间的双向对接机制;加强资产评估和担保机构建设,负责收集、评估、担保文化资产的价值,提供权威的资产评估和担保服务,以区块链技术实现资产的确权和交易。定期发布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意项目,通过奖金补助、创投引导的方式扶持鼓励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全产业链的融合创新活动,并创建孵化器、工作坊等载体实现项目创意成果的落地应用。
培育文化创新人才,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文化人才供给体系。江苏省拥有众多重点大学,展现出强大的教育实力,在此基础上应积极创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文化产业的教育链、人才链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引导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园区、高校与政府共同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产学研深度结合。加大文化产业政策吸引力度,缓解文化产业人才结构分布不均的问题,优化文化产业人才空间布局。建立文化产业人才标准,建立健全以实践为导向的动态评价系统,激发文化产业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突出思维创新、原创导向理念,科学管理和实务培养,依托文化创新人才服务平台,构建能够充分发挥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打造虚拟文化平台,促进传统文化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引导布局集数字精品内容创作、数字文化企业创意交汇、数字文化产品体验反馈、文化资源数字化传播等功能为一体的线上平台,培育以消费端体验为核心的数字文化产业线上集聚高地。推动数字技术在文物、文化遗产中的应用,推动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加快建设中华文化资源数据库和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链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造文化产业数字化新业态、新主体、新模式。利用优质的文化资源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引导云演艺业态,将戏曲、曲艺、民乐等传统艺术搬至线上直播平台。培育云会展,构建集云展览、云对接、云签约为一体的智慧会展新业态,充分发挥互联网科技在文化旅游中的宣传和推广作用。
打造乡村文化品牌,推动文化生产、文化内容和文化生活现代化。聚焦乡村文化资源的创新式开发,挖掘活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运用网络视频、数字艺术、网络文学等产业形态,创作展现民间技艺、乡村文物、民风民俗、乡村特色文化、传统村落、田园风光等方面的数字文化产品,立足于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特色小镇、景区等文化场景,丰富乡村文化表现形式,带动乡村文化传播、展示和消费,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快乡村文化与网络直播、短视频、社交电商等在线新经济结合,加强农民文化素养与技能培训,为乡村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人才及平台资源,将乡村特色文化产品或服务、农产品销售移植到数字文化产业生态链中,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动力。
营造创意文化氛围,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推进主题公园、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等传统文旅业态提质升级,推动传统商业综合体转型升级为集文化创意、休闲度假等主题于一体的文体商旅综合体。创立一批文化要素完备、文化主题鲜明的特色文旅目的地,破解当前景区同质化竞争、低水平重复的难题。推广生态资源依托型、田园观光休闲型、民俗文化依托型、乡村民宿带动型等文旅发展模式,基于全息互动投影、5G、4K/8K超高清等技术开发线下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将数字产品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提升文化体验水平,营造出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打造品质化、智慧化、个性化发展的文旅新空间,带动文旅消费业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