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强化网络思政教育,点亮“指尖上”的思政课
2023-12-04 08:16: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陈羽彤

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石,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信息化时代高校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将新媒体融入其中,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成为学校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和质效提升的重要着力点。

“一体两翼三打造”,构建网络思政新格局

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随着新媒体蹄疾步稳、自媒体异军突起,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更要注重把握融媒体的发展趋势和舆论环境变化。学校基于“一体两翼三打造”,主体任务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思路是有机融合现有平台资源和人员力量,具体实践路径是打造一个网络思政中心、推出一批优质的网络作品、架起一座推动线上线下思政教育融合的“桥”。

画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心圆”,人是关键因素。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多方协调互动、育人主体各司其职的领导体制。设立网络思政专项经费,积极培育以辅导员、思政教师等为核心的网络名师工作室,打造一支信息员、网评员队伍,组建以学生为骨干的校园媒体社团,围绕网建、网管、网监、网评等工作,加强网络育人队伍政治素质、网络素质和信息素质的培养,持续提升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水平。

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融合”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色。学校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基础,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整合平台资源,优化组织架构,打造“横纵”网络矩阵,搭建了“校园网、微博、微信、视频号”+“学校、学院、社团、项目团队”的纵横网络宣传矩阵,实现了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融合。针对不同平台的媒介形式,制定相应的推广内容和宣传策略,做到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优势互补、同频共振、合力育人,积极向外传播“苏卫声音”。

“针对性+吸附力”,推动网络思政善作善成

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中,内容供给是核心要素,也是关系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学校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能以用户思维组织极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内容生产,提升学生吸附力。

学校聚焦“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由党委宣传部牵头建设网络思政中心,在充分利用现有思政课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实践课教学资源库建设,增强网络思政内容供给的精准性,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力。精耕细作,推出一批优质网络精品作品,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提高作品产品力。例如,官微开设“苏学政思”专栏,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开设“看视频学党史”专栏,用历史的视野启示青年;积极宣传学校各类荣誉成就,用清晰的目标感召青年;对优秀在校生、毕业生、教师进行深度挖掘,用榜样的力量激励青年……加强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宣传,推出“二十四节气”专栏,不断增强网络文化正面引领,弘扬传播正能量;关注校园内的普通教师、保安、保洁员等平凡人的感人瞬间,集中展示身边人的感人事迹、服务奉献精神,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加强寒暑假等学生离校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挖掘学生居家学习生活的亮点,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紧跟短视频传播潮流,积极探索将短视频应用到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握短视频“短、平、快”的特点,一方面将视频制作与招生、校园文化品牌打造、学生活力风采展示等方面相结合,扩大学校宣传影响力,为学校“双高”建设服务;另一方面,关注学生间的热门话题,加大内容生产,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作品《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获“领航杯”江苏省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赛微视频类二等奖。

“引导+疏通”,提升网络思政育人实效

在不断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落地见效、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构建铸魂育人网络新生态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基于传统的思想政治育人模式,在新媒体的加持下,做到线上线下相统筹,增大育人成效,让“1+1>2”。在线下积极开展各类思政活动,并借助网站、公众号进行后续静态宣传的同时,探索各类同步的动态传播,如《追光》艺术思政课的照片直播,“校园开放日”的云游校园,迎新晚会的线上视频直播等。

关注学生执网能力发展,提升学生网络素养。开展网络安全周系列活动,组织讲座、知识竞赛等。官微、官博开通留言平台,及时了解、跟进、反馈诉求,推进学校和师生的良性互动。关注学校“超话”、各类“表白墙”等学生聚集较密集的网络平台,专人收集汇总各类“潜在民意”,建立舆情库,反馈各职能部门及时作出问题的回复。

坚持正面引导,确保主流意见优势地位。出台《舆情处置与管理办法》,明确重点,关注热点,组织专家进行研判,正明立场,引领网络舆情。在发布信息、推送内容时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在时、度、效上拉近与学生的关系。积极探索、培育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品牌,黏合用户,上升正向积极的“优势意见”,下沉负向消极的“弱势意见”,在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网络思政教育中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作者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