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立足“生命健康教育”,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2024-09-29 11:18: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郭玉宇 吴逸怡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整体性、系统化教育,思政课是贯穿大中小学全学段、全过程的课程,整体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新时代思政课应当遵循思政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遵循思政课建设规律的必然要求,应当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实现教学理念的变革。因此,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增强思政育人效果的必然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2022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其中提出了高校牵头组建共同体的具体要求。在党中央深切关怀下,全国教育战线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当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担当、遵循教育规律,创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

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医学院校作为医学教育阵地、医疗科技重地、医学人才高地的结合体,应充分发挥医学院校医学人才云集、生命健康知识富集、医学教育资源聚集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主动担当作为。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2023年6月获高校领衔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示范项目立项,南京医科大学领衔六家合作单位,辐射其他相关单位,正推动思政教育端口前移,重点打造教学主体层面、教学内容层面、教学方法层面全方位“三协同”的一体化建设模式,推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生命健康教育为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努力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贡献医学院校领衔力量。

思政师资与专业师资协同,实现教学主体层面的协同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医学院校在严把思政课教师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的基础上,可以吸纳有大医情怀厚度、医学人文温度的医学人才,配齐建强医学特色思政课专兼职教师队伍,凝聚集体智慧,向中小学输送思政课人才。

南京医科大学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中,已经初步形成校内外的育人合力,校内形成思政与人文、心理、临床等学科师资的深度协同,打通多元化师资做强教学主体力量,校外依托全国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江宁四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可以整合校内外师资资源,发挥思政专家、医学名师、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江苏“时代楷模”“心佑工程”团队、优秀医学生宣讲团等师资特色,协调教育主管部门、教研机构、各学段思政课专家学者、骨干教师、实践基地兼职教师,初步建成全学段贯通、全体系优化的一体化名师团队,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大师资,形成教学主体层面的协同。

思政教育与生命健康教育协同,实现教学内容层面的协同

医学院校是生命健康教育等具有医学特色思政教育的富集地,有凝聚生命健康理论学习、理论研究、理论宣讲合力的优势,能以自身理论成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提供医学院校的样本经验。生命健康,关乎人民切身利益,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以“生命健康教育”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探求生命的高度,拓宽健康的广度,以学生为本,全面关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体关注个性化的学生生命成长路径。以教育为本,深度融入学校思政课建设,着重强调体验式、沉浸式的实践教育教学。其内涵在于从生命和健康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理解生命和健康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健康观,使之珍爱生命,践行科学、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并为健康中国发展奉献力量奠定坚实基础。

应坚持问题导向,领衔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追根溯源。加强兼顾“整体”与“分段”的教育理念,在不同学科间构建横向“大内容”体系,发挥学校思政教育的整体合力,避免思政教育“碎片化”问题。南京医科大学通过开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生命健康教育为特色的主题集体备课及教研交流,形成集体备课及教研交流、培训常态化机制。教学内容协同工作重点是强化集体备课的“同课异构”,统筹以生命健康教育为特色的小学段“爱生命爱自己”、中学段“生命的意义”以及大学段“生命与使命”教学目标,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案编写与案例汇编,探索不同学段从以道德情感启蒙、思想基础形成、政治素养培养到使命担当树立为课程目标之逻辑进路,最终构建具有生命健康教育特色的大思政课示范课程群。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协同,实现教学方法层面的协同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同与全面推进依托于跨学校、跨学段、跨学科、跨场域的“大平台”建设。医学院校具有带头整合各类医学特色思政育人资源的优势,统筹贯通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教育资源,协同家庭、附院、社会力量,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同。

南京医科大学统筹推进扩展育人空间,围绕“生命”“健康”等教育教学主题推进校内外联动项目,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形成聚合效应。南京医科大学挖掘医学伦理馆、校史馆、医学教育模拟中心等资源,加强常态化实践平台建设。发挥学校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和江苏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的资源优势、附属医院的医疗资源优势等,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抗疫精神、红医精神的教育平台。联动地方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的场馆资源,合力建设生命健康教育实践基地,促进实践教育基地的内涵式发展,为大中小学打造思政实景课堂,完善实践教育的课程建设。

就校外实践基地而言,南京医科大学目前在包括两家中等职业学校、两家九年制义务学校、两家小学等学校设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基地。在第一附属医院设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基地,围绕党建、素质教育、志愿服务等方面结对共建,保证大思政课教学资源共享。另外,南京医科大学一方面“以点带面”,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推进工作与“医教西行”相结合,如2023年7月,学校在青海省贵德县设立“南京医科大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基地”,2024年7月,学校在伊犁州设立南京医科大学—伊犁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建基地等。另一方面,“以面带全”,同步推动线上线下联动的生命健康教育资源与实践平台。医学院校应主动承担使命与担当,推动大思政课端口前移,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2023年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校领衔示范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当代医学院校‘大思政课’建设路径与策略研究”〈2023SJSZ0128〉,南京医科大学2023年度教育研究课题“以生命健康教育为特色的大中小学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探索”〈2023LX007〉研究成果)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