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零工市场需保障兜底
2025-04-20 09:04:00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润泽

近期,微信新功能“附近的工作”上线。求职者只需访问小程序就能浏览周边招聘信息,足不出户匹配到家门口的零工岗位。

依托高频社交平台整合公共就业资源,是提升零工市场服务能力的一次创新实践。零工岗位涉及领域多,招聘信息分散,平台整合资源,打通了零工市场与求职者的“最后一公里”,构建起便利可及的灵活就业服务网络。

实现零工市场健康发展,找得到工作是起点,守得住权益是关键。当前,一些灵活就业者仍面临薪资结算不稳定等问题。部分平台以“合作关系”代替“劳动关系”,一旦发生纠纷,劳动者往往维权无门。此外,灵活就业者大都缺乏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导致其职业发展持续性差。

岗位推送到哪里,服务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权益保障就要覆盖到哪里。作为与线上求职者对接的一线,平台除了与政府人社部门合作,保证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外,也应积极探索政企合作新模式。例如,叠加政策咨询、维权申诉、技能培训等服务入口,实现一体化服务。鼓励政企协同发力,共建信息共享和就业支持体系,在技能培训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为灵活就业群体提供稳定的发展机会。

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考验政府施策智慧。一方面,相关部门应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既要确保现行保障举措覆盖到所有新就业形态者,又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灵活就业者的特点制定差异化保障方案,从托底保障到就业服务实行靶向管理。另一方面,还应体现政策的协同性。政府各部门需加强联动,厘清职责边界,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明确法律认定标准和权益保障范围,畅通维权渠道。

零工市场需保障兜底。只有让每一个岗位找对人,每一次就业都有保障,才能充分发挥好零工市场面向灵活就业者提供就业服务的重要载体作用,进而释放人才红利,并为社会个体的职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编辑:刘慧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