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小红灵”志愿宣讲团,围绕南京红色印迹开展志愿宣讲,探索构建“学好红色文化·寻访红色印迹·讲好红色故事·研究红色资源”四位一体的志愿宣讲模式。
学好红色文化,让红色宣讲有底气
“小红灵”志愿宣讲团聚焦南京红色文化开展“四个一”项目,即“走访一处红色印迹、熟知一名英雄人物、开展一次红色宣讲、钻研一个红色故事”。为了更好学习本地红色文化,“小红灵”志愿宣讲团创新红色文化学习方式,结合时政热点开展宣传,让红色教育入心入脑。在校庆日,宣讲团成员到晓庄英烈纪念碑前感受“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先辈风骨;在清明节,宣讲团成员到雨花台烈士陵园感受“无惧生死”革命信仰的力量;在渡江胜利纪念日,宣讲团成员前往渡江胜利纪念馆感受先辈们“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气概;在建党节,宣讲团成员走访参观梅园新村,感受共产党人“压不垮的革命铮铮铁骨”。以“讲好红色故事,谱写奋进华章”为主题,开展宣讲比赛,以赛促学,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度。
寻访红色印迹,让红色教育有温度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为进一步增强地方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实地触摸红色遗迹,宣讲团成员沿着历史的脉络,从下关浦口车站南京工运史展览馆出发,到夫子庙九龙桥感受“四一〇”革命烈士的悲壮,再到溧水红色李巷感受新四军根据地军民鱼水情。宣讲团先后组织3000余名师生寻访、调研王荷波纪念馆、南京总工会诞生地明远楼、恽代英烈士殉难处、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旧址、纪念“五二〇”学生运动广场、浦口革命烈士纪念碑等140个红色印迹。宣讲团主动对接省委党史工办、南京市档案馆等单位,联系30多位老兵和烈士家属,通过实地寻访和人物访谈,让宣讲团成员切身感受到“原来英雄就在身边”,推动红色教育入心入脑。
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宣传有新意
如何让红色故事讲解接地气,把红色文化传播做出新意?这是“小红灵”志愿宣讲团一直思考的方向问题。结合新媒体时代特征,“小红灵”志愿宣讲团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打造了“寻迹增信”栏目开展线上宣讲。选取江苏本地200个红色印迹,深入挖掘、普及身边的党史故事,精心打磨200篇原创介绍文章。每一期由一名志愿者围绕一个印迹讲述一篇有音频、图片、文字的构成红色故事,通过地缘和血缘不断增强红色故事的感染力。自2021年推出以来,已完成200余个红色印迹推送,累计阅读量超过100万。
“寻迹增信”系列栏目
除了线上理论宣讲,宣讲团成员还积极开展线下宣讲,围绕南京红色故事先后在成贤街小学、汉江路小学、南外方山分校、晓庄学院附属小学、谭桥小学、小红梅信仰空间、莫愁社区等20余个单位开展百余场宣讲,受众万余人。宣讲团多名成员被多所中小学、多个社区聘为红色宣讲团成员。2023年3月5日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宣讲团加入渡江胜利纪念馆“京电号”志愿者联盟进行讲解,利用暑期,前往南京市档案馆开展中国共产党南京历史展定期讲解。
研究红色资源,让红色传承有厚度
宣讲团成员主动开展搜集、调查、总结等一系列研究工作,了解红色印迹保护现状,撰写研究报告,对红色印迹旅游线路进行设计等,为进一步保护红色印迹建言献策。在实践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不断推动思政工作做实做深。宣讲团成员的“地方红色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引领作用的发挥的研究”“江苏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长效机制研究”多次获省教育厅、南京市多个课题研究项目立项。宣讲团结合红色印迹调研,撰写2万字的《南京红色印迹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红色旅游的建议和意见》研究报告,出版《看金陵红遍——南京红色印迹100例(1921-1949)》专著。
“小红灵”志愿宣讲团开展问卷调研南京晓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小红灵”志愿宣讲团致力“把红色故事讲述好,把红色文化宣讲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用青春力量探寻红色印迹,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宣讲团获《中国青年报》、人民网、央广网、中国青年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主流媒体报道30余次,连续2年入选团中央大学生理论宣讲团队,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优秀奖、省高校思想工作案例一等奖、省第六届志交会志愿服务项目金奖、省青年志愿服务二等奖等10余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