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何为人文经济学?实际上,早在2006年10月3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刊发的《“文化经济”点亮浙江经济》一文中就富有远见地提出:“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指引下,中国已逐渐形成并践行一种新的发展范式——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新时代人文经济不是文化与经济的简单结合,而是一种基于人文关怀与文化创新的发展范式。在这种范式下,经济增长不再是单纯的数字累积,而是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繁荣。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以经济和文化的互融互促为核心价值、以地方特质为显著特点、以民生向度为基本遵循,借经济发展繁荣文化,靠文化滋养发展经济,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揭示了高质量发展的根源动力,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智慧结晶,是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同时也为新时代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现阶段,科普产业散、弱、小,社会协同度差,科普企业主体发育还不足,市场化盈利能力还不够强,科普研发、展示推广与场馆应用上下贯通的产业链尚未成形,距离新时代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融合共通。科普产业跨界融合步伐较慢,服务内容单一,未能有效匹配新发展格局下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需要,与文化、休闲等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尚有空间。二是缺乏区域特色。科普产品“在地性”不强,未能充分发挥本地区产业技术、文化教育和自然环境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在打造高质量的具有显著区域特色、题材特征的科普资源集群和科普供给平台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三是缺乏人文温度。科普工作习惯于开展宣讲式、观看式活动,能够与群众产生共情的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科普活动开展较少,导致群众参与度和共享度不高。
人文经济的本质内涵是文化与经济在总体上相互交融、互动共进、比翼齐飞的一种良性发展方式,是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双向贯通、融合发展的状态,彰显出其强大的发展活力和稳态发展功能。一是人文经济具有强大的融合力量,能助力促进经济要素在跨部门、跨行业的开放和流动,实现经济和文化双向渗透、融合和转化。二是人文经济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质,能坚守区域人文底蕴,立足地方实际,积极探寻符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优势和竞争力。三是人文经济具有浓厚的民生向度,能注重以人民为中心,强调现代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一切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好地为人民共享的人文原则。人文经济的融合力量、地方特质和民生向度为我们积极探索“科普人文经济”提供了路径,我们要在推动科普高质量发展中努力践行“人文经济学”。
一要以文兴业,探索科普创新与产业转型融合共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文化、经济、科技交互融合的程度越深,迸发的生产力、创新力、引领力就越大,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就越强。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文化创意产业方兴未艾等重要机遇,紧抓集群化、注重协同性、突出品牌化,大力发展以“科普+文化”“科普+旅游”为主要方向的科普人文经济,推动科普与生态文化、商贸文旅、设施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在科普创新上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让科普“软实力”成为经济“硬支撑”。
二要以文为魂,探索科普转型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城市发展需要发掘地方历史性基础及文化特色,以之凝聚地方认同意识。只有紧紧依托地域文化资源,找寻城市文化的特殊性,聚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要素,建立具有信任关系的地方网络,才能不断增强城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吸引力和辐射力。淄博、哈尔滨等地的实践说明,特色鲜明、题材独特的城市文化IP,已成为激发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发展的巨大动能。因此,打造人文经济学科普实践新场景,要求科普转型发展必须紧扣区域文化特征和资源禀赋,突出城市历史文化韵味,按照“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体验丰富”的目标要求,实现科普产品转型创新发展。
三要以文润心,探索科普供给与便民惠民相得益彰。人文经济具有致远境界,能够创造一种利于全球和谐、人类进步、社会文明的新境界,要求新时代科普供给必须要坚守人文价值,回归“以人为本”,让科普设施融入生活空间,着力打造一批“全天候、开放式、沉浸式、融入式”的科普走廊、科普微公园及科普街区,切实增强沉浸式体验和参与式共享,让居民在行走中、休憩中感受到科普的魅力,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刘玲玉、张明华,分别为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南京市鼓楼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