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良好的基础,必须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按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间表、路线图,抓住重点环节,强化“四大支撑”,让农业农村农民跟上整个国家现代化的步伐,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强化乡村产业支撑。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发展兴旺发达的乡村产业才能建成繁荣美丽的现代乡村。江苏农业总量大、特色产业多,新产业新业态等发展加快,必须把产业摆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出位置,构建完整的现代乡村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突出稳产保供功能。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担当,发挥江苏地势平坦、稻麦产业优势强的特点,高标准建好5000万亩旱涝保收“吨粮田”,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增产,粮农增收,守稳守牢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底线。突出富民增收功能。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多重功能,挖掘多元价值,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更多的农民能够在乡村充分就业,分享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加快非农产业向县域延伸布局,大力发展比较优势明显、生态友好、生产安全可靠、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巩固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着力推动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突出绿色生态功能。绿色是农业的鲜明特征,是乡村的突出优势。要坚持“两山”理念,走绿色发展路子,推进秸秆、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让农民在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中收获“金山银山”。
强化乡村人才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靠人,必须有现代乡村人才。要优化落实各类扶持政策,提升乡村人才吸引力,推动乡村人才规模壮大、素质提升、结构优化、作用发挥。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乡村产业人才队伍。通过多渠道引才、多层次育才,注重激发原籍农村的企业家、专家学者、离退休人员等回馈家乡的热情,注重引导大学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投身家乡建设。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新农人”,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乡村治理人才队伍。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乡共管”制度,持续选派第一书记,加大“定制村干”培养力度,选好用好农村发展“领头雁”、乡村治理“好把式”,让他们成为带领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乡村公共服务人才队伍。有针对性培养农技推广、乡村教师、医疗卫生、文化旅游体育、规划建设等公共服务人才,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制度和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制度,推动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各尽其才、才尽其用、适岗而用,真正发挥人才作用。
强化乡村科技支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在新一轮生物技术、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不掉队,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力度,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全面推进以种业为重点的生物技术创新应用。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不占领这个高地就会受制于人。要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实施种源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加强生物育种技术攻关和重大新品种选育,培育自主可控的粮食蔬菜和畜禽产品种子种苗,做强做大江苏种业产业。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进程。加快北斗、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提升行动和无人农场建设,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大力发展智能农业。促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拓展乡村数字经济、智慧绿色乡村、乡村数字生活服务、数字乡村治理等应用场景和赋能方式,为乡村生活提供更加便捷舒适高效的管理和服务。全面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加快南京国家农高区、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国家级创新示范平台建设,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农高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集成转化示范区等省级科技支撑平台,推动资源集聚、要素集中、政策集成。
强化乡村建设支撑。要按照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努力让农民和市民不再有明显身份界限,让城乡生活不再有明显品质落差。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以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管护水平高的“三美一高”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为统领和工作抓手,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住房条件改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农民提供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加快城乡基础设施更高水平互联互通。加强农村道路桥梁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安排仓储冷链和物流设施,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办好农村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实事,坚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胥爱贵(作者为省农村经济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