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期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高校建设发展必须紧扣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把握世界趋势和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做好内部治理体系规划,提升内部治理能力。
高校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
高校治理体系主要包括由党委领导形成的政治权力、校长负责形成的行政权力、教授治学形成的学术权力和师生参与形成的民主权力等四个要素。高校内部治理能力,则是指通过健全和完善各种体制机制,正确协调处理好四种权力关系,提高规范管理学校各项事务和增强依法治校的综合能力,包括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能力、吸引和集聚高水平师资的能力、科学研究与自主创新的能力、促进学科交叉生长的能力等。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现代化”的指向是:结构合理化+过程科学化。结构合理化是指决策、执行、监督机构设置和职权配置合理化;过程科学化是指决策、执行、监督依法依规、民主理性、责任专业,富有效率效益。以常州大学为例,学校设有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协调处理四种权力关系,明确职责定位、保障制度落实、强化战略决策和顶层设计,统揽学校事业发展。
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常州大学一直在探索建立既符合现代大学共性规律又具有学校特点的内部治理体系,完善“以人为本、权责一致、多方共治、管理科学”的新型治理框架,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全面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全过程;坚决贯彻“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落实领导班子经常性沟通制度、谈心谈话制度,确保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的机制协调运行。
健全以大学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修订学校章程,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加快完善制度建设、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基本准则;根据章程规定,系统梳理各项规章制度与管理文件,形成相对完备的校内规章制度体系。
完善以教授治学为主导的学术治理体系。制定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道德委员会以及学术评价与发展委员会等章程,同时完善院级学术委员会组织。
加强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进程。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共青团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制度,实现多元参与治理。重点审议校区规划、绩效工资改革、年度增资分配方案等涉及学校改革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加快社会参与办学治校步伐。修订出台理事会章程,不断健全校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多种运行机制,积极搭建校内校外有机联系的治理架构。
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探索
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是构建“统筹管理、分类指导”的管理模式。从学校层面出发,做好顶层设计,统筹管理;基于学院学科实际,解决差异和特色的问题,进行分类指导。改革的核心是“一院一策”,学校做好顶层设计、管理服务,教师聘用、资源使用等授权给学院。改革的抓手是“放管服”,简言之,就是把学校的权力、资源向下沉、向下放,在权力和资源配置等方面赋予学院更大自主权;“管”是学校管全局、管宏观,管标准、管质量,管结构、管规模,学院管院系内部管理和机制运行;“服”是职能部门服务精准到位。
提升数字治理水平。一是建成教育管理服务数字平台。整合校内各类信息平台,打破数据孤岛,构建信息能共享、业务可协同、数据有分析的公共平台,实现“一网通办”“云上办公”,切实提高管理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二是实现“数据驱动决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分析研判外部发展态势,统筹管控校内信息资源,构建智能化、体系化、精准化的内部治理,形成“信息融合、数据分析、需求感知、模拟应用”为一体的辅导决策模式,提升学校治理能力。三是提升数据服务的体验与应用水平。以服务师生需求为导向,加快数据服务的体验与应用,融入师生校园日常生活,建立师生校园生活全过程数据档案,提供智慧学习、智慧教学和开放资源服务。
重视文化治理能力提升。结构、制度和文化是治理的“三大要素”,治理绩效与文化具有更为紧密的关联,因为在不完善的治理结构和制度中,治理体系依然可以运行,但治理文化遭到破坏,体系将有可能缺乏方向、共识、包容、沟通、聆听以及动力而走向失败。加之新兴自媒体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特别是高校学生精神文化需求和满足方式更趋个性化。在这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亟需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高校文化治理能力不容忽视。
文化治理的核心价值观是“责任”,这是面向师生的校训,面向教师的教风,面向学生的学风,面向行政人员的行政作风。
治理能力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地方高校不同程度地面临以下问题:制度权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科学贯彻规章制度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落实法治理念的滞后性使得依法办学、依章治校的治理目标难以实现;校院两级改革体制的推进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学院自主管理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还需进一步提升;管理体制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行政部门、学院的管理服务效率还有待提高,民主管理还有提升空间。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发展规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