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雨花英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2024-06-12 09:27:00  来源:新华日报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中国人自古就明白,要幸福就要奋斗,而奋斗就要付出辛勤汗水,就会有流血牺牲。中华民族有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书写了绵延不断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雨花英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用好雨花英烈红色资源,深入挖掘雨花英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雨花英烈中的很多人家庭条件优越、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不是为生活所迫投身革命,而是真正为追求远大的理想信念而奋斗。他们心中始终装着劳苦大众,所以选择了危险、清贫的革命生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惜慷慨赴死,为伟大理想而不懈奋斗。雨花英烈中的恽代英、陈子涛、骆何民、朱务平等人,在《中国青年》《文萃》《向导》等期刊报纸以笔作枪,传播信仰。对美好社会的追求是激励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追求是最崇高的追求。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曾产生过众多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儒家的大同理想在中国思想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种被称为“大同”的美好社会愿景,以“天下为公”作内核,具有公平的选拔制度、平等的人与人关系、老有所养的保障制度、各尽所能的劳动制度、安乐祥和的社会环境等鲜明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代表着中华儿女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孔子提出“朝闻道,夕死可矣”,把发现自然社会运转的法则和规律作为一种神圣的追求。《易传》中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观察到自然界的运行规律,由此引申出人生的重要准则,把人的主体精神提升到和宇宙本体一样的高远境界,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勤劳勇敢、矢志不渝、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理念深深印在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这种理想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具有高度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新文化成为鼓舞雨花英烈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雨花英烈的行动是对中华民族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情感,中国古代有很多诗文表达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体现出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的不怕牺牲精神。屈原“上下而求索”的理想人生之路并不平坦顺遂,但他仍发出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呐喊。这种勇于拼搏、敢于牺牲的精神震撼古今,让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动容、为之敬仰。雨花英烈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人格,这是对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修养的现代诠释。在儒家看来,诚信是人内心修养的一种境界,是成就君子人格的内在要求。孔子十分重视忠信的德性:“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东汉学者马融在《忠经》中认为:“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临患不忘国,忠也”。在他看来,忠就是人对天地、真理、信仰、职守、国家及他人等都至公无私,始终如一,尽心竭力地负责完成分内义务的美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雨花英烈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牢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为党和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和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形成了群众路线的根本路线,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选择,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中有丰富的民本思想,具有“修身齐家”的道德追求与“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是雨花英烈的革命精神形成的深厚文化沃土。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惜慷慨赴死,展现了舍小家、顾大家的革命情怀,彰显了雨花英烈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诚于国家、民族以及为正义事业牺牲个人利益被视为高尚的道德品质。雨花英烈正是这种精神的代表,他们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并在其思想行动中体现了这些文化价值。儒家推崇为成全仁德和正义事业而奋勇献身的崇高境界,孕育了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民族气概。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有识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君子喻于义”。南宋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铭刻在中国人历史记忆中的千古名句。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德的精神,对中国人的生死观产生了深远影响,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为维护正义或崇高理想而牺牲生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成为儒家主张的基本道德准则,是激励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的精神动力。在雨花台抛洒热血的革命英烈,展现出来的责任与担当,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品格,彰显了共产党人强大的人格力量,是推动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不竭动力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索规律、天下为公的思维模式,民为邦本、治国平天下的情怀担当,舍生取义、自强不息的价值追求,诚实守信、忠人之事的道德操守,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之中。雨花英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生机活力和新的时代内涵。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动力,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

(王炳林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