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4-06-20 09:27:00  来源:新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9月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生产力,以科技为引领、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所催生出具有高效能、高质量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力,其不仅具有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赋能的前瞻性,还具有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性和为人民高质量美好生活服务的特殊属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创新性地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生产力发展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对生产力发展提出了新定位、新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导向。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反映了中国现阶段生产力由“量”的积累向“质”的突破实现重要转变,带动了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同时,新质生产力强调了要对生产力各要素实现“质”的发展,以全要素的创新带动现代化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不再依赖大规模资源投入和高能源消耗,而是将创新驱动视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尤其是通过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的突破来引领生产力的飞跃提升。

以新质生产力的创新驱动特性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厚植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其高度渗透性作用,通过对经济社会结构的多层次嵌入和全方位渗透,以数字技术赋能资本、劳动要素,提高其边际产出;以产业金融、数字金融加速资本与新兴产业的结合,以企业数字化战略推动企业资源和商业模式向数字化转型,实现“科技+”的巨大合力,实现由密集劳动型增长向创新密集型增长转变。

2024年5月6日,盐城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审议《盐城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盐城市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指出要抢抓风口机遇,找准产业赛道,加大培育力度,围绕产业链招引一批龙头牵引型项目,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日前,乘着政策的东风,从我国首款百米级叶片下线投用,到全国首台“碳中和”海上大兆瓦风机创新研制,再到全球容量最大、检测功能最全的实验平台保驾护航,在“双碳”时代,盐城敏锐地选择将风电产业作为重点打造的主导产业之一,推动风电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陆到海”的强势突破。现在盐城已经汇聚了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上海电气等风电整机全国前五强企业中的4家,风电产业链规上企业达81家,成功制造出100%国产化的大风机,相关企业已经覆盖了“从研发设计到装备制造到资源开发再到运维服务”的风电全产业链。作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盐城海上风电整机产能已经占全国40%,叶片产能占到20%,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居全国城市第一位。

以新质生产力的绿色低碳特性赋能高质量发展。过去生产力的范式是指改造自然的能力,向大自然无尽索取,最终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新质生产力就是基于生态环境就是资源、生产力的新生产力观,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论,以科技创新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的研发,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作为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盐城立足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拥有江苏最长海岸线和最大海域面积,是全球最具开发价值的海上风场之一。盐城滨海地区向好“风、光”要效益,积极打造“海上风电第一城”。盐城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加快建设链条完备、特色鲜明、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大潮中破浪前行。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化,高耗能、高污染、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低耗能、低污染、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

以新质生产力的开放融合特性赋能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超越了传统地理空间范畴的场域维度,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地深海深空等现代技术以及各类新型基础设施,在天、地、空、网等立体链接的开放场域快速拓展延伸、融合跃迁。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使得新兴产业数据剧增;另一方面,它使得新兴产业衍生的产业链越来越长,附加值越来越高。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巩固和延伸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有助于加快建成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以新质生产力的人本内蕴特性赋能高质量发展。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新质生产力不仅仅表现在物质资源和技术能力的提升上,更体现在人本主义的核心内蕴中: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打造高层次人才选拔机制,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重要科研岗位。完善人才奖评机制,调动科技人才创新主动性,建立以贡献为导向、以能力为依据、以实绩为标准、以公平为原则的评价体系,提高科技人才的待遇水平和分配方式,推动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的落地。对此,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将链接更多的前沿技术,落地更能发挥盐城“风光”资源特色的项目,引进能够满足盐城特色产业发展的人才团队,打造由项目、人才、金融、空间等要素组成的开放式创新生态,力争在可再生能源新赛道上彰显更多作为,助力盐城打造长三角新能源的创新高地。

(孟源 作者单位:江苏省委党校,江苏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院;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作用研究”〈KYCX24_4195〉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