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构建独立学院“大思政”育人格局
2024-06-20 09:28:00  来源:新华日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劳动教育应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大中小学各学段以及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为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奠定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视为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渠道。为了更好地构建独立学院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一个重要的举措是要将劳模精神融入思政课教育中。劳模精神所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塑造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内容。

纵观培育劳模精神与构建“大思政”格局相关的理论文献和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近年来学界非常重视大学生劳模精神的培育,也非常注重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以提升教书育人实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为“劳动+思政”协同育人提供了理论基础。《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具体操作实践中,大思政课堂应当成为讲述劳动故事、阐述劳动价值的重要平台,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感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劳动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但是,现有研究成果还局限于依据现有的独立学院办学模式,局限于从传统的静态研究视角和学术层面逐步探索的理论建构,而建立在独立学院办学模式改革和以独立学院学生为主体基础上的研究明显不足,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应用型框架体系,以劳模精神构建独立学院“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实践创新成果相对较少。以劳模精神构建独立学院“大思政”育人格局需要厘清以下三方面内容。

厘清劳模精神融入独立学院课程体系的科学内涵。劳模精神与独立学院的使命高度契合,其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所有课程都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融入劳模精神元素,以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劳动者价值观和素质标准的学生,从而实现育人功能。独立学院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光荣使命。为此,学校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思政体系都应该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推进全课程育人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努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融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辅相成,线下课程与线上课程相互补充。只有通过这种综合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内化劳模精神,弘扬中华劳动文化的价值观。

认清独立学院“大思政”育人格局现状。目前,独立学院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存在着条块分割的现象,缺乏有效的交流和协同。这使得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形成统一合力,齐抓共管的难度较大。其次,协同育人队伍也面临挑战,需要加强自身的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以更好地履行育人使命。此外,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专业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之间割裂,导致思政教育在课堂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专业课见习实训等方面脱离,无法形成教育合力,影响教学效果。再者,独立学院的理论课程较多,但教学效果不佳,信息化教学和网络思政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价值引领与思政教育的相辅相成作用也不够明显,无法有效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要解决独立学院“大思政”育人格局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各项育人工作之间的协同配合,建立起交流沟通的机制,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的培训与引导,促进思政课程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成长成才提供更加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明确独立学院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路径。要从学校的顶层设计入手,将劳模精神培育一以贯之。第一,学校应以劳模精神为引领,对独立学院的课程体系进行重塑。这包括加强实训环节,引入现代学徒制度,加强校企合作,以实际工作为基础,强化学生的技术技能训练,使他们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第二,对独立学院的育人价值观进行引领,全面强化全体教职工的育人责任意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动者和参与者,真正体现教育的个性化和人性化。第三,对学校各部门的育人功能进行梳理,细化育人职责,强化各部门间的协同联动,形成一个有机的育人体系,确保育人工作的全面覆盖和无缝衔接。第四,将以劳模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德育因子有效融入到学校的“三全育人”体系之中,提升育人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使学生不仅在技能上有所突破,也在思想品德上有所提升。第五,建立校内育人与社会育人的有机对接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大思政课堂的作用,借助社会资源,拓展学生的思想视野,丰富他们的社会体验,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第六,建立“大思政”育人格局的评价体系,通过量化考核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校育人工作的成效,形成一支全校价值引领的“指挥棒”,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和人才支持。

劳模精神与思政教育其他内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联,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劳模精神注重的奋斗、创新、诚信等精神特质与思政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在一体化思政教育体系中,要通过深入挖掘劳模精神中的精神内涵,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等有机融合,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高校实践特点的思政教育体系。这样的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创业精神,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宋晨晨 凌云志 作者分别为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任;扬州大学广陵学院院长,研究员)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