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既离不开强大的物质力量,也离不开强大的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我们赓续历史文脉,推进文化创新,传递文化之光,用文化的力量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铸魂强基。
《决定》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等相关内容,突出体现了文化遗产在建设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以国际文化活动等为载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创造更多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就要在探源历史深度、提升创新高度、拓展传播广度中做好文章。
传承历史文脉,探中华文化之源。文化遗产是文明故事的源头活水,是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不可或缺的载体。文化遗产中的每一样都承载了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记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瑰宝。只有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近日,北京中轴线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促进文化认同、推动文化传承、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深入挖掘各地历史文化脉络,贯古通今,凝练其宝贵的精神特质与文化内核,坚定文化自信、践行文化思想,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讲好中国故事,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同时,要将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从根与脉、源与流中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伟力。
赓续文化创新,守文化血脉之正。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碰撞,俨然蜕变成了主流,并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掀起了文化创新的浪潮。立足新时代,随着各类科技手段的发展,文化遗产展现形式创新成为新风向。不少博物院利用文化遗产开展的“数字观展”,运用数字技术进行非遗资源的记录、传播与再现;通过设计文创周边等形式,依靠市场运作体系,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流通商品,更广泛更深刻地进入社会生活。鉴往知来,我们要不断解码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中,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让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更有生命力。我们还要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发掘、整理、凝练、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着重挖掘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文化自信闪耀新时代。
传递文化之光,成文化交流之务。人类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要求,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初步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国外宣格局。文化是民心互通的桥梁,在国际交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讲好中国文化故事,传播好中国的文化声音,对如何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十分重要。建设文化强国,要求我们要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平台,将继承优秀传统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让世界了解真实而立体的中国。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使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优秀文化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我们要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加强交流合作,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魅力、推动文明对话、促进文化交流,共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今年年初,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国际文化交流专题片正式对外发布,该片在内容传播思路上创新性地引入了全人类叙事视角和国际主流审美符号,促进了国内外观众对中国文化遗产的进一步理解与认知,也深入挖掘了中国明清城墙的遗产价值,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出了中国贡献。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力量,越来越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支撑。只有以坚定传承为笔,以不断创新为纸,以开放传递为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强大的思想保证、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持久而深厚的精神鼓舞和动力源泉。
(易华勇 李泽睿 作者分别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助理研究员;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研究”〈22MLC00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