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学习新思想 > 正文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三重意蕴
2022-10-12 09:04: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吴日明 杨健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实践要求常讲常新、意蕴深远,可以从价值论、方法论、实践论三个维度加以认识和理解。

从价值论上说,蕴含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政党是近代政治的产物,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判断政党性质的主要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的利益。1891年3月,恩格斯提出“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重大命题,深化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认识。列宁继承了这一重要思想,强调共产党员是人民大海中的一粟,无产阶级政党是劳动群众利益的代表。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最忠实的代言人,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体现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表明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血肉相连,不可分割。

从方法论上说,明确了党创造历史伟业的依靠力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如果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厚伟力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马克思曾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离开了人民的支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难以实现。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依靠人民才能创造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党和人民一道奋斗出来的。”应该看到,党和人民一同奋斗的局面不会凭空产生,需要建立在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基础之上。就党员干部而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就人民群众而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可以充分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翁地位,增强对党的领导的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从而激发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和巨大热情,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从实践论上说,抓住了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接近,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也必然更加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新时代要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七个有之”问题,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谨终如始不容易,一些党员容易滋长骄傲自满情绪,脱离群众成为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既是我们党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党对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党员干部要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筑牢思想防线,真正明白自己的公仆身份,摆正自己的位置,甘做人民的小学生,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坚决同各种脱离群众的错误行为作斗争,不断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