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学习新思想 > 正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三重逻辑
2024-05-29 09:21: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黄晓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主线,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探析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有利于更好地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归旨,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从理论逻辑来说,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奔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折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把当代中国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相结合的时代创新。马克思在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共同体”思想萌芽和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德国古典哲学家“共同体”思想元素进行系统总结和超越性批判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共同体”思想。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个人与共同体之间不再存在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矛盾,共同体的发展繁荣为个人的自由发展奠定基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共同体的发展繁荣提供动力支持,共同体与个人互相成就,相互促进。构建“真正的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的追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为价值引领,领导中华各民族为构建“真正的共同体”上下求索的话语表达,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应用与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折射及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在众多文化中,以“和合”理念为核心内容和思想精髓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各民族人民和谐交往、互相团结的认同底蕴和精神纽带,它充分表达了中华各民族人民对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稳定发展的不懈追求和朴素情感,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全过程,成为中华各民族交流交往与合作的共同准则。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理念,激发了中华各民族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情怀;“和合”理念因契合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要求而在新时代获得全新活力。

从历史逻辑来说,赓续成长于党在近现代中国的社会政治实践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来已久,伴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不断增多而不断凝聚深化。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共同的民族意识,即“大一统”思想。秦统一六国后,中国就建构起多民族统一国家,“大一统”思想趋于成熟。随后虽有朝代更迭,但无论哪个民族问鼎中原,其最高政治目标始终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交往融合从未被阻断,历史进步发展的主旋律始终是民族融合。与此同时,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从价值理论、政治禀赋、制度传统与思想意识等多个方面维护持续浸润和濡化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将中华各民族铸造成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和政治文化底蕴的,且被中华各民族衷心认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残酷的现实客观上要求中华民族必须结束“一盘散沙”的局面,自觉凝聚成为一个能容纳多重共同体意蕴和价值关切的整体。唯有此,才能反抗内外敌人,获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党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原则,从事实上消除了各族人民内部的特权与压迫,从根本上清除了妨碍各族人民平等团结的旧制度,使各族人民权利得到切实保障,激发了各族人民内心深处对于中华民族的崇高情感,促进了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全面觉醒,从而让中华各民族联合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中来。新中国成立后,党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从现实逻辑来说,是应对国内外“两个大局”的时势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论断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以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底线思维为先导,为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发展举旗定向,纠正了民族领域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和实践偏差,有力促进了民族政策法规的调整完善和民族工作的健康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应对各种国际环境风险挑战的战略决策。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之变为中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防范西方国家的渗透破坏、抵制各种分裂极端思想的影响,才能成功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使命诉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仅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大踏步推进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群众物质、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各族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美好愿景更加强烈。但同时要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没有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就谈不到中国的现代化,在振兴中华的共同事业中,各民族都将做出自己的贡献。”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客观上要求中华民族必然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中国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从“民族复兴”本身的意义而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两面、有机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和巩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落脚点。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形成与确立研究”〈2024MS078〉阶段性成果)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