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百姓名嘴”缘何受百姓追捧
2022-10-26 13:46: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李广春

宣讲好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需要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系统阐释,更离不开群众的自我教育,有时这种身边人讲身边事的理论宣讲更贴民心,更接地气,更受百姓欢迎。

活跃在江苏城乡大地上的“百姓名嘴”,已成为江苏理论宣讲的“轻骑兵”。他们因地制宜,广场、楼道、车间、教室、庭院、景点等,都成为他们宣讲的好场所。他们见缝插针,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根据不同的受众对象,用小故事讲大道理,声情并茂,娓娓道来,在润物细无声中传递好声音。他们不拘形式,根据宣讲内容,精心组织,故事会引人入胜,三句半琅琅上口,情景剧发人深省,相声小品令人捧腹大笑。

“百姓名嘴”各有拿手好戏,总能拿得住人,他们无不头脑清爽、能说会道、多才多艺,通过形式多样的宣讲,让枯燥的内容变得栩栩如生,呆板的形式变得生动活泼,单向的灌输变得互动参与,改变了以往开大会、念文件、讲政策的“老三套”做法,使理论宣讲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深受百姓欢迎。更为可喜的是,不少“百姓名嘴”都有自己的“朋友圈”,他们到哪儿宣讲,哪儿就有他们的铁杆粉丝。

江苏“百姓名嘴”经历了从建队伍到练队伍、强队伍的艰难历程,从刚开始基层先声夺人的率先,到普遍竞相效仿的争先,再到不断创新的领先,“百姓名嘴”人数由少变多,队伍由小变大,涵盖各个领域,退休的工人、种田的农民、上班的白领、开店的大妈、讲解的导游、机关的干部,等等,都是当地响当当的“百姓名嘴”。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强大的力量。如何让理论为群众掌握,是照本宣科读文件,还是联系实际讲道理,“百姓名嘴”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精选素材讲故事。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身边事为素材,紧扣党的创新理论要点,或时事政策热点,或社会关注焦点,精心构思,巧妙剪裁,使真实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感人的细节展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物对话体现出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样讲的故事,把“普通话”翻译成“地方话”,将“书面语”转化为“聊家常”,解决了百姓听不懂、听不进的问题。通过讲故事使人不知不觉进入想听的状态,是要真功夫的。如何找到一个适合理论宣传的故事,牵涉到宣讲者的理论功底、审美鉴赏、材料运用、语言组织等基本功,有了这样的基本功,我们才可以用心找材料,用情讲故事,使大家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教育,得到提升。

讲好故事说道理。就事说事讲故事,就是一杯白开水,没什么味道。联系实际讲道理,则是喝一口好茶,回味无穷。“百姓名嘴”讲故事的能力很强,讲到高潮处让人怦然心动。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百姓名嘴”用“触电上网”的生动案例描绘农村美,用“接二连三”的产业发展说明产业兴,用“留老引新”的人才政策支撑农民富。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使大家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用大白话讲出道理,体现了“百姓名嘴”对党的创新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用心讲不出这么好的故事,不用情讲不透这么好的道理,不用力讲不活这么好的理论。

讲透道理动人心。“百姓名嘴”讲故事那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让人感受到真善美的力量。他们讲的故事直抵人心,复原的场景温暖人心,简短的对话扣人心弦。以真实打开人的心房,用感情温暖人的思想,在不言自明中使大家明事理、懂轻重、会取舍。“百姓名嘴”的生动实践再次告诉我们,道理要让人接受很简单,那就是讲真实可信的故事,说让人听得懂的话。装腔作势,故作高深,自我感觉很好,板着面孔训人,机械呆板讲理,往往适得其反,使百姓徒增反感。相反,平实如话的交流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感到更加真实更加亲切,人们就会喜欢听你宣讲。抓住人们求真的心理,用身边的人发生的身边事,靠精心组织,将它血肉丰满地讲出来,就不由得人不动心。

百姓不是不喜欢理论宣讲,而是不喜欢板着面孔唱高调的理论宣讲,那些察民情、知民意、表民声的理论宣讲,“百姓名嘴”已做了成功尝试。听得进、记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得有真功夫。只要迈开双腿到基层去,熟悉百姓生活,倾听百姓呼声,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发现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故事,在讲故事中教育人、团结人、鼓舞人,让百姓自己掌握理论,我们的理论之树就会常青。

(作者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约研究员)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