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多些宽容失败的雅量
2023-03-10 09:13: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韩宗峰

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徐工集团的单增海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一个细节,2000年徐工牵头研发某型起重机,试车时,理论上已完善的油气悬架减震功能极差,工程师们在开动的起重机座位上感觉颠簸不止,这让研发团队成员尴尬不已。随后,经过一年多的理论、试验、运用研究,历经多轮改进测试,该产品才最终问世。像这样从失败到推倒重来、反复砥砺直至成功的故事,在徐工等江苏企业还有很多。

重大成果诞生的背后往往要经历不断试错,“发现此路不通”不是没用,很多“试错”本身就是“重大成果”,至少可以启示后来者“另辟蹊径”更进一步抵达成功。诚如钱学森所说:“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做台阶,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峰。”诺贝尔发明炸药、爱迪生做灯丝材料实验、屠呦呦提取青蒿素都曾屡遭失败,最终在大量试错基础上不断前进,直至获得突破。有资料显示,科研创新成功率只有10%左右,但10%的成功离不开90%的试错,没有对失败的宽容,就没有随之而来的成功。

善败者不亡。当前,国家已把构建科技创新容错机制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不少省份也纷纷出台科技创新容错领域的政策文件。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强调,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的基础研究应给予更多支持,“宽容失败”“宽容坐冷板凳”。这种鼓励和包容很有必要,不少研究存在艰巨性、长期性,往往因路径不清楚、方法不确定,失败率比较高,有了宽容试错的环境,科研人员才更有底气摒弃短期和功利化思维,扎根前沿领域不动摇。

一个“创”字,往往意味着从“0”到“1”,谁也难为成功打包票。我们要以宽容失败创造宽松环境,对承担探索性强、风险高的科研项目的科研人员,应在情感上理解、支持,在评价机制上包容保护,建立免责机制和纠错机制,在把握好“可容”“不容”界限、避免不必要“低级失败”的同时,形成尊重科研规律、包容人才“十年不鸣”的良好科研环境。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